ID: 12362897

鲁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综合练习(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3478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生物圈,答案,版含,word,练习,综合
  • cover
鲁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你认为未来化工厂对工业废水处理的最佳方法的是(  ) A.放入河流 B.化学净化 C.细菌净化 D.灌入地下水层 2.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B.大量砍伐树木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3.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B.过度放牧 C.退耕还林 D.保护植被 4.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是为了(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减少固体的垃圾污染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避免传播人类疾病 5.“低碳生活”正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酸雨的重要措施 C.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D.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可通过②减少大气中的CO2 6.下列有关赤潮、水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某些单细胞生物在淡水中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变色的现象 B.水华是某些单细胞生物在海水中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变色的现象 C.水体富营养化会使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引起赤潮或水华 D.引起赤潮或水华的某些藻类大量繁殖时释放的氧气多,有利于鱼类生存 7.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使江河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植树造林 D.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8.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宣布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生活方式与倡导的“低碳生活”不相符的是(  ) A.购物时自带环保袋 B.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 C.出门就餐尽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和塑料餐盒 D.一旦不用电灯、空调就随手关掉 9.南海诸岛是祖国的海底花园,威胁南海珊瑚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度采挖 B.环境污染 C.全球变暖 D.鱼类增多 10.漫画中解读了“碳中和”的定义,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温室气体可造成气候变暖 B.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碳吸收能力 C.绿色出行,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 D.无需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只需要多种树即可实现碳中和 11.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12.“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行为与这一理念不相符是( ) A.随手关灯 B.光盘行动 C.放生巴西龟 D.垃圾分类投放 13.南极科考队员工作完成后返回时必须将使用过的塑料、金属等物品带离南极,还要把人的尿液、粪便带离南极,因为南极( ) A.分解者很少 B.没有消费者 C.治污设施少 D.没有分解者 14.“碳中和”就是指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如图)。下列途径中不利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是(  ) A.植树造林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太阳能发电 D.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15.2021年5月9日云南大理大沙坝山发生山火,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森林大面积减少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提高 B.动物栖息地减少 C.影响自然界碳-氧平衡 D.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填空题 16.要防止汞、和镉污染就要处理好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