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6300

《文化创新途径》教案设计

日期:2024-06-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06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文化创新途径,教案,设计
  • cover
《文化创新途径》教案设计 课题:《文化创新的途径》 学科:政治 本课介绍:《文化创新的途径》选自人民教育-出卷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政治第三册《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一方面,针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从而清晰地告诉我们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培养青年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要反对“守旧主义”,而且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年级 高二 学科 政治 主题 《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情分析 本课科学全面的介绍了文化创新的几种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不同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及应克服的错误取向。从内容结构上来看,文化村想的途径是文化创新这一单元的终点,可以说是本单元的精华;它也是上一次课《文化创新动力和源泉》的承接点和深化及升华;同时又为下一单元《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探讨》提供了切入点;本册书总体目标便是教给学生们如何正确对待多彩多异的古今中外文化,如何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此课时与全书教学内容都密切关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加之刚刚学完哲学,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在对待文化行为上,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也能略微的分析不同文化的利弊,也有自己关于文化创新的具体设想,但他们看问题依然显得偏激、不全面,缺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归纳整合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端正他们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以免步入误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走访搜集传统文化与不同民族文化,然后通过辩论、和讨论说明它们各自具有哪些利弊,进行怎样的变化后能为中华民族文化而服务,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我知识整合能力、辩证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文化创新途径通过他们自身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内化到他们的思想体系之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1)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3)文化创新的必然过程(4)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或做法(5)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6)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取向 能力目标识记:(1)培养学生理性对待事物的能力,辩证分析事物能力,辩论能力和讨论能力(2)增强学生自我搜集信息资料能力,运用网络查找信息能力,分析整合资料能力(3)增强学生关注生活、观察新事物能力和创新能力(4)提高学生积极融入社会文化生活能力(5)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分工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识记:(1)通过本科学习,帮助学生提高欣赏不同文化艺术的水平(2)通过课前信息调查与搜集、课堂辩论与讨论,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共同合作的精神(3)通过对文化创新途径的探索,提高学生关心祖国命运、关注祖国精神文化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热忱(4)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利弊探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人类共同利益的良好习惯,培养世界眼光(5)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6)增强学习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与精神状态,包含对现代社会主义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教学难点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教学方法 1、调查访问法学生可通过走访社区邻里、参观乡村农村、访问老人或者调查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