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63821

第一章 认识区域 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5398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一章,认识,区域,检测,Word,版含
  • cover
第一章《认识区域》检测题 一、单选题 公路建设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交通部制定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将中国大陆的自然区划分为七个一级自然区。下图为中国大陆自然区的一级自然区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一级自然区划的主要指标包括( ) ①地势阶梯界线②季风非季风区界线③内外流区界线④1月均温0℃等温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图示各自然区修建公路,对主要考虑的自然障碍匹配最可能的是( ) A.a-冻土 B.b-梅雨 C.f-扬尘 D.g-伏旱 3.关于图示各区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b、c区气候均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B.d区典型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 C.e区地形以山地、山间盆地为主,沟壑纵横 D.g区海拔高,距离太阳近,因此太阳辐射强 读我国四大自然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的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5.导致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输出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不同 B.人口多少不同 C.文化习惯不同 D.经济水平不同 “钟摆城市”是指既与本省的中心城市相距较远,又暂时没有自立门户形成区域中心能力的城市。这类城市往往偏向省外相距更近的区域中心,且多聚集在我国中部地区。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钟摆城市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选项中能形成“钟摆城市”的是( ) A.菏泽→济南 B.大同→郑州 C.晋城→郑州 D.菏泽→合肥 7.形成“钟摆城市”的主要条件是二者( ) ①距离近 ②经济差距大 ③交通便利 ④经济均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钟摆城市多聚集在我国中部地区,在我国东部地区不是很常见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 ) A.省区面积较大,省际经济差异大 B.省区面积较小,省际经济差异大 C.省区面积较大,省内经济差异大 D.省区面积较小,省内经济差异小 一个地区可以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重大国土开发和保护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区域的主体功能不合理的是( ) A.北部湾沿海红树林区--生态保护 B.长三角经济开发区--工业生产 C.东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 D.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农业生产 10.中国实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原因是( ) ①后备土地资源充足②生态环境比较脆弱③自然资源丰富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1.图中界线所划分的区域属于 A.自然区域 B.行政区域 C.经济区域 D.军事区域 12.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 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 铜仁市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山地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的岩溶槽谷区,耕地资源破碎,地形复杂多变。近年来,该地撂荒耕地数量多。下图为撂荒地与当地坡度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地坡度≤6°的耕地中( ) A.水田数量接近旱地的一半 B.水田的数量大约为400块 C.旱地撂荒率是水田的2倍 D.旱地的数量远大于5000块 14.该地坡度>25°地带撂荒水田数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撂荒旱地数量较多 B.水田种植效益较高 C.耕地中水田比重低 D.水田破碎程度较低 小明在暑假游学日记中写到:“这里的盛夏温和湿润,只见一座座风车矗立在路边,如菌的草地上一群群奶牛悠闲地吃着青草。”图是小明游学途中拍摄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小明的游学地最可能位于( ) A.非洲东部 B.亚洲南部 C.欧洲西部 D.北美洲北部 16.该地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气候条件主要是( ) A.旱涝频发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