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373420

湘艺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课 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日期:2025-05-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49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
  • cover
《老师呀请你别生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老师呀请你别生气》选自湖南文艺-出卷网-三年级上册第二课,是一首诙谐、风趣的儿童歌曲。作者采用轻松活泼的节奏成功刻画一个活泼调皮、天真可爱的男孩形象。歌曲为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较规整,每个乐句都是四小节,采用附点和切分等节奏型,用陈述的语气唱出三年级的小男生犯错误后向老师道歉,请老师不要生气的情景;第一乐段之后,有六小节的念白,以说唱的形式列举了小男孩活泼调皮的表现;第二乐段的节奏拉宽,音区升高,呼唤般的旋律抒发了小男孩恳请老师相信自己会长大,会改正错误的思想情感。 教学意图 引导学生正确连贯的演唱歌曲,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本学段需要逐渐学会感受连贯乐句以及乐句中的起伏,并逐渐地学会用连贯的气息去演唱歌曲。因此,在《老师呀请你别生气》一课中,老师通过在情景创设中培养学生歌唱的连贯性与乐句感,并且运用多种感官结合,巩固学生已有知识,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丰富有趣,在歌曲结束部分设计了拍手、跺脚地的声势动作,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增强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度。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律动、演唱等音乐活动,体验歌曲《老师呀请你别生气》带来的旋律之美,体验师生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故事想象情景和演唱等方式感受歌曲中的乐句、旋律,学会连贯旋律的演唱和演唱情绪。 3.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以及切分等节奏型,并且能用优美、连贯的歌声演唱《老师呀请你别生气》,运用适当的演唱力度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重点 1.准确演唱歌曲《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2.歌曲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教学难点 1.休止符、附点以及切分等节奏型的准确把握。 2.正确演唱说唱部分以及歌曲的情感体验与表达。 教学准备 电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音乐小游戏 1.游戏提示:拍手代表八分音符读“ti”,拍桌子代表四分音符读“da”,脚踏地代表四分休止符读“dong”。 2.游戏过程:要求学生正确读出课件上所显示的3条节奏,并采用拍手、拍桌子以及脚踏地的形式打出节奏。 三、导入新课 通过故事引入歌曲中的说唱部分,结合刚才的游戏,先打节奏,后填词,并通过讲故事引入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1.完整聆听歌曲《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2.分段教学: (1)聆听歌曲第一乐段,老师通过分乐句先教唱乐谱再填词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演唱第一乐段,并强调运用轻柔、自然地声音去演唱。 (2)聆听歌曲说唱部分,强调演唱时就像乒乓球在地上弹球一样采用整齐、清脆的声音来表现,学生自己完整演唱。 (3)歌曲第三部分结合第一乐段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正确演唱,并强调学生采用轻柔、真诚地音乐情绪去演唱,并加入声势动作参与表现。 3.再次聆听歌曲,结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演唱要求完整演唱歌曲,老师电钢琴伴奏。 五、创编表现 1.创设情境: 这位同学用他的真诚和才能打动了老师,老师给他回了一封信(课件显示改编后的歌词),并且让这位同学正确填写空白的地方来证明他已经长大了。 2.学生讨论,编创空白歌曲。 3.完整演唱新编歌曲《老师呀见你真高兴》。 六、课堂小结 1.结合《老师呀请你别生气》这首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师生之情。 2.老师总结: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像不知疲倦的蜜蜂,像吐丝的春蚕,像普照大地的阳光,用自己的热血铸成红烛为学生点亮前进的方向。您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孕育着祖国的明天。老师,您辛苦了! 3.伴随着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结束课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