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第三节《太阳能》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九年级 2、学科:物理 3、课时:1 4、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 (1)按照教科书中的内容把本节内容分为三大板块,在每个板块中,又分别提出了几个小问题。 (2)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六个小组。 (3)针对学生查询的内容和展示的过程进行指导。 学生课前准备: 每组学生负责一个板块,然后小组内再进行分工,由1-2人负责一个小问题。在完成老师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也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学课题 第3节 太阳能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太阳能的由来及特点。 知道哪些能源来源于太阳能。 大致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上网收集信息、社会调查、相互交流,课堂展示,进一步了解太阳,感受太阳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太阳能的优点和利用的有限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创造欲望。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第三节《太阳能》是本章核心内容(能源:核能、太阳能)之一,因此应重视本节内容的教学。尽管对于学生来说,太阳是非常熟悉的,但他们在学习本章之前,并没有原子核和核能的知识基础,理解什么是太阳能、太阳能是怎样产生的,是很困难的,由于有了前两节的基础,本节的学习就显得水到渠成,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承前启后的原则。 《太阳能》的教学重点是太阳能的由来及特点。本节教材在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比较低,可以在掌握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拓展,扩大学生的视野,了解现代前沿科学知识,加强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的意识,符合物理教育的时代性特征。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社会调查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于人类来说真是太重要了,而太阳对于我们每个人又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太阳能是怎样产生的?太阳能与人类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开发太阳能?对于这些问题你都知道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太阳,去了解太阳的世界吧!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翻开教科书《太阳能》,看书中的三大板块,在每个板块中老师又提出了一些小问题,请同学们看这些小问题。 出示问题: 1、2组: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1、太阳简介。 2、太阳的结构可分为哪几部分? 3、太阳能的来源? 4、日食是怎样产生的? 3、4组: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1、煤是怎样形成的? 2、石油、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 3、风能的利用。 4、水能的利用。 5、哪些能源来源于太阳能? 6、哪些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5、6组:太阳能的利用 1、人类对于太阳能有哪些利用? 2、太阳能有哪些优点? 3、目前人类还不能广泛利用太阳能的原因? 4、对于太阳能的发展前景,你有什么看法? 5、调查我镇对于太阳能的利用情况。 教师把学生分成七组,每两个小组负责一个板块,自行选择板块。每个小组内再进行分工,由1-2人负责一个小问题。在完成老师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也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提出自己的问题。争取每个人都有任务,任务明确之后,课余时间利用百度搜索上网查询,或做社会调查,制成幻灯片或WORD文档,以便在上课时向全班同学展示。在下一节上课展示之前,把准备的材料交给老师看一下。老师针对学生准备的材料提出指导意见。 (三)、展示风采,互相学习 同学们通过百度搜索,对于太阳有了许多的了解,一定都很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并且借此机会一展你的风采,下面同学们就开始展示吧! 按照三大组的顺序开始展示。 1、2组: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1、2组同学介绍说通过百度搜索,找到一个非常好的网站,即中国科普博览,在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