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80528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科学 三年级上册 4. 14 固体、液体和气体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36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青岛,上册,气体,液体,固体,三年级
  • cover
第14课《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标要求】 1.3: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3-4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 3.1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形状随容器而变,没有固定的体积。 3-4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学习目标】 1.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能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知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2.学生们能从对具体现象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会做对比观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3.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4.初步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难点:初步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评价任务】 任务一: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能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检测目标1) 任务二:知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检测目标2) 任务三:从对具体现象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会做对比观察实验;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课前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做准备:橡皮能放在桌上,墨水只有装在瓶子里才可以放桌上?教学活动让学生熟悉的橡皮、墨水引入,并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围绕要研究的问题,教材设计了迹个典型而又富有趣味性的探究性实验,启发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发现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各自的特点,认识液体液面的水平。在动手操作的合作交流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学习过程:首先,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再次,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 存在的困难:对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体的特征的分析,对于液体的液面的水平认识有一定的难度,经过共同努力达到本课的目标。通过完成任务三,将有助于突破难点。 【学习过程】 课前探究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并将物品带到课堂上来。 任务一: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能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检测目标1) 一、情景聚焦 教师可以用小活动引入新课:让学生把木块、石块、水、空气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方案探究 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1.出示木块、石块、牛奶、墨水、水、空气等物体,提出问题:观察这些物体,找出它们的特点,再把它们分类。该如何分?分类依据是什么?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分类等探究活动。 3.引导学生交流。 4.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像水、牛奶、醋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像石头、木块、螺母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 任务二: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知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检测目标2) 1.提出问题:木块属于固体,牛奶属于液体,空气属于气体。它们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说出来,或者画出来。 2.学生分组观察,填表。 三、交流评价 3.学生分组交流 1.教师评价,总结:石块等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方形的、椭圆形的、长条形的,不容易变化。但是,水、空气却不是这样。水和空气的形状是如何变化的呢? 2.学生分组探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