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381462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三年级下册3.9、多变的纸(教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3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青岛,三制,2017,三年级,下册,变的
  • cover
9.多变的纸 课标要求 1.5 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折出的小花篮、小纸盒、小飞机......能说出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纸的物质没有改变。 2.通过操作,探究物体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是否发生变化。提升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与科学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 3.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体会到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养成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养成善于发现不断总结的好品质。 评价任务 1.任务一:猜想纸发生了哪些变化?(检测目标1) 2.任务二:探究纸发生了哪些变化?(检测目标2) 3.任务三:探究生活中有些物质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本节课是了解玻璃等透明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以纸为载体,采用各种方法探究纸的秘密,在玩纸的过程中发现,纸的形状或大小等发生了变化构成纸的物质没有改变,从而到人们会利用材料的优点进行合理的加工与制作,可以针对材料的缺点改进材料的特性,从而体会到我们可以更好地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2.学习过程:首先,通过折纸,观察猜想纸发生了哪些变化;接着,探究纸发生了哪些变化;再次,探究生活中物质发生了哪些变化,并进行检测与拓展活动。 3.本课学习重点是“探究纸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纸的物质没有改变?”,难点是“构成纸的物质没有改变”。 学习过程 课前探究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纸等物体,观察生活中物质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将物品带到课堂上来。 任务一:猜想纸发生了哪些变化?(检测目标1) 通过观察折出的小花篮、小纸盒、小飞机......你有什么发现? 猜想纸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没有改变? 生:它们都是用纸做的,纸能折出各种形状的物体。它们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纸的物质没有改变。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验证同学们的猜测 评价标准:(1)每个小组都要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2)发言时声音洪亮;(3)交流发声方法时,清晰地说出本组的观点,说明发声时物体的运动状态;(4)阐述自己的猜想时有理有据。 任务二:探究纸发生了哪些变化?(检测目标2) 1.在小组内设计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方案,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方案。 2.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方案合作完成以下探究任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通过以上实验与操作,交流我们的发现。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自己折纸飞机的方法,每人折一个纸飞机。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收获。 学生介绍你在折纸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生1: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纸的物质没有改变。 生2: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彩泥和泥塑,玻璃和玻璃片,蜡烛和融化的蜡烛等。 生3: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如拉皮筋,踩易拉罐,铁丝弯曲等。这些物质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师出示更多的生活中的例子极其应用 4.归纳总结: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纸的物质没有改变。 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详实记录;(2)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人人参与;(3)小组代表有理有据地将本组发现和结论在全班交流。 任务三:探究生活中有些物质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检测目标3) 1.你知道用面粉做出面塑后,构成面粉的物质有没有变化? 2.学生动手做一做,讨论、交流。 进一步体会面粉作出面塑后构成面粉的物质没有变。 3.归纳:有些物质如折纸、做面塑、拉皮筋、蜡烛融化等,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评价标准:(1)实验过程操作规范、认真观察、结论正确;(2)能说出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3)表述语言清晰、条理、正确。 检测与作业 评价任务: 1.5分钟内独立完成当堂检测。 2.完成自评,并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