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花扇》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扇子的历史与种类,运用画、折、叠、组合、添加等制作方法,制作一把独具个性的小花扇。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经过上学期的动手操作训练,对于手工课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要注意示范讲解,所以这节课我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做示范,然后总结制作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做小花扇。 3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扇子的组成,会按顺序制作。 难点:扇子颜色的搭配与组合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讲授】小花扇 (一)猜谜语导入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 身子一晃就生风, 去暑降温是能手。 等到八月秋风起, 扔到角落无人问。 (打一生活用品) 生:扇子 师:对了,就是扇子 (二)了解扇子的历史 过渡语:天气炎热,我们喜欢凉爽,用扇子扇风好凉快呀,扇子不用电,它比风扇空调还环保。今天我们来认识扇子,翻到第10页学习第五课《小花扇》(板书:小花扇) 师: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其起源可追溯至禹舜时代,古籍中提到“舜作五明扇”。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扇子和中国人的生活始终密不可分,扇文化因之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们想看吗 生:想 (出示课件扇子的历史) 师:出示《步辇图》介绍隋唐五代时期,团扇进一步发展,扇面料子种类丰富,扇柄粗细、长短不一,制作工艺日趋精良;此外,出现了用孔雀毛制作的长柄仪仗扇,皇家仪仗扇气势恢宏壮观,尽显盛唐气象。 《簪花仕女图》两宋时期,团扇花样百出,书画和扇面结合,画扇风行,不管是宫廷还是民间画家们皆争先恐后,将山水或花鸟虫鱼绘于团扇之上,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画扇艺术的发展。与此同时,出现了今日常见的折扇。 《枇杷山鸟图》明代永乐年间,折扇由于受到帝王的青睐,被大量制作以备宫廷所需。上行下效,折扇在民间开始广为流传。折扇的流行,改变了中国实用扇子以团扇为主流的局面,并繁衍出了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扇面书画。 清 恽寿平 《山水花卉》扇面,明清时期,文人在折扇上题诗作画蔚然成风,水墨丹青,雅韵俗流,题材广泛,风格多变,致使扇面书画艺术获得了蓬勃发展。折扇被中国文人把玩出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儒雅风流的标配。 ⑵、设问求知 1.扇子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呢?(学生回答:扇面、扇骨) 2.教师示范指导,扇子的制作步骤。 (折叠--粘粘--拼贴--裁剪) 3.进行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互相评价。 5、送给家人一把自己制作的漂亮花扇 五、结语 “扇”和“善”谐音,代表和谐友善,诠释了中华民族善良谦逊的优良品质。扇子辐射开去的形状寓意着发扬,把每个人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开发,把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最大限度地传承下去。扇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不断和各种中国传统工艺相结合,成为了中国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请小朋友整理好自己的美术工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