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384507

15.《权利与理性——17、18世纪西方美术》课件(38页PPT)+教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86888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权利与理性——17、18世纪西方美术,课件,38页,PPT,教案
    (课件网) 权利与理性 ———17、18世纪西方美术 人教版高一 权利与理性 ———17、18世纪西方美术 ●皇室的荣耀与贵族的浮华 ●市民生活的礼赞 ●理性的光芒 ●教会的权威 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17、18 世纪欧洲各国的发展很不平衡,天主教统治的国家、君主制国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美术风貌各有不同,呈现出异彩缤纷的面貌。 17、18世纪艺术家继承了文艺复兴的美术传统,并发展出新的风格。 17世纪巴洛克风格流行于欧洲;18 世纪初罗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18 世纪后期,新古典主义取代罗可可美术,取得了突出成就。 教会的权威 巴洛克美术在意大利诞生。地理大发现之后,通过地中海通往东方的商路被海上商路取代,意大利商品经济发展停滞,封建贵族的势力愈见壮大,天主教教会成为最高权威。教会为了树立威信与地位,大规模赞助美术工程,远离现实生活、宗教色彩浓郁的巴洛克美术获得了教会的支持。 《巴尔贝里尼的胜利》皮耶特罗.达.考尔托纳 “巴洛克”的意思是“不规则的珍珠”。 18 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批评家们用这一词来贬低17世纪的相关作品,固它们突破了古典美术的理性、和谐,显得奇特、担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贬义的内涵消失了。 与文艺复兴美术相比,巴洛克美术追求豪华,强调幻想,充满动感与激情,空间层次更为丰富,并善于利用建筑、绘画与雕塑多种媒介综合地进行表现。 意大利的贝尼尼和佛兰德斯的鲁本斯是巴洛克美术的杰出代表。 《圣德列萨的沉迷》表现了16 世纪西班牙修女德列萨自述的宗教体验。雕塑生动地再现了德列萨梦幻中的感受,小天使将金箭刺向她的胸口,修女的神情既痛苦又陶醉。在难像背后,金属条如阳光般散落下来,与白色的大理石质感形成鲜明对比。贝尼尼充分利用建筑和雕塑,以及独特的光影效果,为观众营造出充清戏剧性的梦幻氛围。 《圣德列萨的沉迷》贝尼尼 《阿波罗与达芙妮》贝尼尼 《普鲁东抢劫泊尔塞福涅》贝尼尼 《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鲁本斯 皇室的荣耀与贵族的浮华 17世纪,西班牙的经济深陷泥沼,帝国统治勉力维持,而法国逐渐成长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两国统治者都热心赞助巴洛克风格的美术,以宣扬皇室的权威。 《宫娥》委拉斯贵支 委拉斯贵支是西班牙宫廷画师,他的名作《宫娥》描绘了皇室的成员。 玛格丽特公主与两位女仆站于前景,一位大臣站在远处的门后。站在画布前的正是画家本人,墙上的镜子折射出国王与王后的影像,暗示出他们可能就站在观众的位置,也可能这只是左侧画布的投影。画家描绘与暗示出不同空间层次的形象,画前,镜中,屋外的人物拓展了观赏者的想象空间,这是此两的精妙之处。 《玛丽·美第奇的抵达》委拉斯贵支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委拉斯贵支 “罗可可”亦译为“洛可可”, 原意是“贝壳形”,早先用来形容用贝亮等图案做的装饰风格,后被美术史家用来形容这一时期整体的美术风格。 《舟发西苔岛》华托 华托的《舟发西苔岛》中年轻情侣们从密林中缓步走来,金色的小天使们在空中盘旋飞舞,一片欢乐祥和。华托的画色彩朦胧、笔触流畅,人物神情甜美,举止优雅,恰到好处地迎合了大多数法国贵族的品味。 《梳妆的维纳斯》布歇 《秋千》弗拉戈纳尔 市民生活的礼赞 17世纪既是荷兰共和国的黄金时期,也是荷兰艺术的黄金时期。经济的繁荣使富有的商人成为荷兰艺术的主要赞助者,他们往往偏爱朴素的肖像、静物、风俗和风景等小幅作品,与意大利和佛兰德斯绘画的炫目与奢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信》维米尔 维米尔笔下的家庭生活简单面舒适。 作品《信》中,女主人在演奏鲁特琴,却被仆人送来的信打断,随之接信、抬眉、回首,一系列举止真切自然。左侧的窗外透进清冷明晰的光线。照亮略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