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39038

变色龙教学设计——宁鸿彬

日期:2024-11-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236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变色龙,教学设计,鸿彬
  • cover
《变色龙》教学设计与实录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宁鸿彬 【教学目标】 1、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理解小说的主题。 2、指导学生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想。 【教学设想】 1、借助题目做文章,进一步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2、抓住主要人物对待狗咬人的事件中,态度“变”与“不变”这一点,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事物的本质的方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从课文题目入手,初步抓住人物的特征。 2、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读课文(自读或请几个学生读) 要求: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另给课文拟一个题目。 学生可能拟出的题目是:“一个看风使舵的人”、“变化多端的人”、“多变的人”、“两面人”、“势力眼的警官”,等等。 说明:这种另拟题目的办法,只是一种形式,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学生能够拟出题目,就要在读课文过程中进行思考,而且有兴趣;所拟的题目表现出他们初步阅读的水平,教师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有问题,实际是在做调查,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这是一举多得的办法。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不轻易否定,只是对学生表达不好的语言给以启发性的纠正。 二、提出问题 刚才同学们给课文另外拟了不少题目,作者为什么用“变色龙”做这篇小说的题目呢? (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可视具体情况提示他们看看课本上的注解,帮助理解这个问题。) 明确: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态度反复变化,好像“蜥蜴”善于变色一样,所以作者用“变色龙”作为这篇小说的题目,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说明:这个问题是承接上一步骤而来的,继续以课文题目为媒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这个问题也是课后练习的题目,将它自然有机的融合到教学过程中。 以上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上的阅读把握,初步抓住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下面转入局部的阅读,以深入理解内容。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主人公的六次变化,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征和课文的中心意思。 2、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研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提问 快速读一遍课文,看看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过程中,态度一共有几次变化,在课本上画一画,并且用最简洁的话说出他每次变化的原因、内容(或在学生已经完成的作业的基础上进行这一步工作)。 明确: 一共有六次变化: 第一次: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二次: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对赫留金———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三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下贱胚子。 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绝不能不管。 第四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五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六次: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 对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对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说明:抓住警官的六次变化,是局部精读的第一步。一般来说,学生找出这六次变化的原因和内容并不十分困难,教师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奥楚蔑洛夫的语言中去逐渐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教师提问 警官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 媚上压下不变 变化无常不变 一切为私不变 思想和行为不变,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