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94027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专题:21 三大战役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1897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学期,历史,社会,期末,复习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专题:21 三大战役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柯桥开学考)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是(  ) A.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B.广大解放军战士的英勇奋战 C.人们群众的大力支持 D.毛泽东等人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材料中军官感叹 “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能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是高超的军事指挥本领,攻克锦州成为取得辽沈战役胜利的关键。 ABC三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毛泽东等人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是题干材料表明的中国共产党能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熟知解放战争的史实是解题的关键。 2.(2019九上·北仑期末)(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这样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为此,人民解放军采取(  ) A.重庆谈判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B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由“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结合所学,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严重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可知,“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A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挺进大别山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以刘伯承的话为切入点,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及意义。 3.(2019九上·柯桥月考)1948 年底,蒋介石在某会议上说:“东北丧失,危及华北,徐、蚌乃首都门户,此次会战,事关党国存亡。”蒋介石提及的“此次会战”是(  )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答案】C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根据“1948年底”徐、蚌乃首都门户,此次会战,事关党国存亡”。可知这是以徐州为核心的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先解放徐州,又在河南东部全歼敌军。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淮海战役是蒋介石提及的“此次会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大战役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948年底”徐、蚌乃首都门户,此次会战,事关党国存亡”。 4.(2019九上·青田期中)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①一二九运动 ②井冈山会师 ③三大战役 ④重庆谈判 A.②①④③ B.①④②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答案】A 【知识点】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①一二九运动发生在1935年,②井冈山会师发生在1928年,③三大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④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因此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②①④③。 A项②①④③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需要准确识记一二九运动、井冈山会师、三大战役、重庆谈判的史实。 5.(2019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