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394029

【精品解析】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同步练习

日期:2025-05-08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7547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同步,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第四,第二,精品
    初中历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同步练习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这是指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2019九上·台州开学考)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北伐战争的开始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创建 3.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了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三万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万人左右。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与材料所述意思相符的是(  ) A.工农群众是北伐的主力军 B.工农运动的支持是北伐胜利的原因 C.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胜利后在各地建立了政权 4.鲁迅先生曾深刻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是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止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是指(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 5.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二、工农武装割据 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著作诞生时,毛泽东正战斗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7.(2019九上·台州开学考)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八一”二字纪念的则是(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8.(2019九上·台州开学考)“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9.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反映了当时共产党要走(  ) A.城市中心的道路 B.国共合作的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统一战线的道路 10.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三、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11.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2.下图截取自文献纪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解说词为:“正是在这里,他(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得到确定。”“这里”是指(  ) A.瑞金 B.井冈山 C.遵义 D.北京 13.(2018九上·杭州期中)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是(  )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4.(2018九上·鄞州月考)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