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组《诗海拾贝》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给下面的注音 往矣 霏霏 润物 野径 枕头 睫毛 花穗 齐绽 皑皑 徜徉 2.根据要求填空。 ① 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丝绦。(填颜色) ②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填花名) ③春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填动物) 3.连线 4.填空。 (1)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 就是其中的一篇,它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 和 。表达了一位远征战士 的心情。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 代诗人 的 。这句话采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雨的传神之笔,我是通过“ ———和“ ———这两个字看出来的。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 代的 。这是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 ,其中“ ———是词牌名。 (4)《天净沙·秋》的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 。全曲虽没有一个“秋”字,却处处见“秋意”。 (5)《白桦》的作者是 国著名诗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和 的热爱之情。 (6)《太阳的话》和《白桦》都是 诗,这两首现代诗和前四首古诗在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 。 5.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2)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3)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 。 二、阅读理解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词语的意思。 ①喜: ②潜: ③润物: (2)第二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思是: . (3)第一句写了下雨的 ,赞美了这场雨来的 。 (4)最后一句是诗人夜晚对 景色的猜测。 7.(2018六上·西华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走进书里去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字。 见闻广 (搏 博) (奈 耐) 心 (豪 毫) 不费力 (荧 影) 光屏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 心不在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