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猜调》第二课时《云南音乐之旅》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何雅君 教学年级:六年级 教学内容:湖南文艺-出卷网-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猜调》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云南音乐之旅》是通过云南歌曲《猜调》了解云南乐器葫芦丝、巴乌及学跳云南傣族舞融合为一课时进行教学。歌曲《猜调》是一首对唱歌曲,让学生体会云南民歌的俏、亮、净的特色,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感知。云南乐器方面,听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阿里山的姑娘》并认识了解葫芦丝、巴乌两种乐器。舞蹈的学习,我会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傣族舞蹈,讲解傣族舞的“三道弯”并现场教学傣族舞蹈,让学生产生参与的热情,快乐、轻松地体验云南音乐之旅。综上所述,本课被设计为一堂将歌、舞、乐融为一体的音乐综合活动课。 教学目标: 1、学生走进云南,了解云南地域文化。 2、学生了解云南独特的艺术文化。 3、学生能表演唱云南民歌《猜调》,辨别葫芦丝、巴乌音色特点 4、学生能初步了解云南傣族舞蹈。 5、让学生快乐、轻松地体验云南音乐之旅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在《云南音乐之旅》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快乐课堂为核心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向学生展示少数民族音乐、乐器、舞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在美的音乐,美的舞蹈中领悟到少数民族的艺术魅力,并能准确的创造性的表现音乐美。 教学设计亮点:傣族舞蹈的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欣赏云南音乐,辨别葫芦丝、巴乌的音色特点,学习云南傣族舞蹈 。快乐、轻松地体验云南音乐之旅,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巴乌、葫芦丝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二、课件展示云南的地图及云南的玉龙雪山、石林、丽江古城、少数民族手拉手舞蹈的图片。 教师介绍云南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后导入课题《云南音乐之旅》 三、复习欣赏歌曲《猜调》 师:云南人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这体现了云南人什么样的特点?(能歌善舞) 1、欣赏音乐 2、师讲述歌曲情绪 3、师生合作歌曲 4、分组表演唱 四、了解乐器葫芦丝和巴乌 1、出示葫芦丝和巴乌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图片并辩听音色。 2、教师吹奏两种乐器 3、欣赏乐曲《金风吹来的时候》,辨别乐曲的主奏乐器。 五、学习傣族舞蹈 1、教师播放傣族舞蹈视频让学生欣赏,介绍傣族舞蹈特点。 2、教师展示傣族舞蹈的“三道弯”,解释“三道弯”的特点。 3、播放音乐,教师展示表演傣族舞蹈。 4、教师教学傣族舞蹈。(动律、走步、手位) 5、学生参与互动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的云南音乐之旅即将结束,谁来说说我们在音乐之旅中学到什么?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在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俗话说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去不断探索,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好,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