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24188

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同步训练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645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分子,理论,基本,内容,同步,训练
  • cover
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对下列相关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放入菜汤的胡椒粉末最后会沉到碗底,胡椒粉末在未沉之前做的是布朗运动 B.液体中较大的悬浮颗粒不做布朗运动,而较小的颗粒做布朗运动,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 C.存放过煤的混凝土地面下一段深度内都有黑色颗粒,说明煤分子、混凝土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D.高压下的油会透过钢壁渗出,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着的 2.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知1 nm(纳米)=10-9 m,棱长为1 nm的立方体内可容纳的液态氢分子的个数最接近下面的哪个数值(  ) A.100 B.102 C.104 D.106 3.关于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永不停息的 C.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与温度无关 D.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发生 4.“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炭粒受重力作用 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炭粒都做无规则运动 C.使用炭粒更大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 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炭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 5.美丽的“水立方”专门设计了雨水回收系统,平均每年可以回收雨水10 500 m3,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请你根据上述数据估算一户居民一天的平均用水量与下面哪个水分子数目最接近(设水分子的摩尔质量为M=1.8×10-2 kg/mol)(  ) A.3×1031个 B.3×1028个 C.9×1027个 D.9×1030个 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  ) A.F斥和F引是同时存在的 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是表现为引力 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F斥越大 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小 7.已知水银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水银分子的直径是(  ) A. B. C. D. 8.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 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 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 C.引力、斥力都减小 D.引力、斥力都增大 9.(多选)较大的颗粒不做布朗运动是因为(  ) A.液体分子停止运动 B.液体温度太低 C.跟颗粒碰撞的分子数较多,多方面的撞击导致平衡 D.分子冲击力小,不易改变大颗粒的运动状态 10.(多选)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至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至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至b的过程中,分子力一直做正功 D.乙分子由b至d的过程中,分子力一直做负功 二、非选择题 1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描写春季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出的芳香分子运动速度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属于_____现象. 12.首先在显微镜下研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总在不停地运动的科学家是英国植物学家_____,他进行了下面的探究:①把有生命的植物花粉悬浮在水中,观察到了花粉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把保存了上百年的植物标本微粒悬浮在水中,观察到了微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③把没有生命的无机物粉末悬浮在水中,观察到了粉末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此可说明_____. 13.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由无穷远处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此过程中: (1)若不考虑其他作用力,则整个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