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26901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六单元 课题2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复习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786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气体,教案,复习,收集,制取
  • cover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以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 能正确选用“固固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制取气体。 3. 能正确选用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过程与方法〗 经历气体制取、收集方法的复习过程,在实验探究中分析、解决问题,总结、归纳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拓展知识空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装置 2. 综合性气体制备实验的设计 【教法与学法】 讨论、交流、归纳、练习。 【设计说明】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教学形式,在历年的中考中,与实验有关的内容占了很大比例。在初中化学所学的实验内容中,常见气体的实验制取和收集是相当重要的内容,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我在设计本节专题复习课时,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探索,将内容进行新的组合,实现了一种高层次的知识与能力的挖掘、拓展。 本节课设计的重点除了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进行气体制取装置的应用教学外,同时加强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的反思、拓展能力。在教学中我从实验的重要性引入,分别归纳、总结了如何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后引导学生对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改进,这样既可以更加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也不会使学生因为复习旧知识而感到枯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对制取气体实验密切相关的尾气处理装置和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方法进行总结,以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大家都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中考中是很重要的内容。通过对每年中考试卷的分析,常见气体的制备每年都考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板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认真倾听 以事实依据引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学习了哪些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你知道O2、H2、CO2的实验室制法吗?请用化学方程表示,看谁写得既快又正确。 回忆,回答三位同学上讲台进行板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书写。写完后,同学间两两相互检查有无错误。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并加以巩固 我这里有两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大家觉得这两种装置应该分别在什么条件下制取哪些气体? 请大家总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规律运用 根据反应原理,选择气体发生装置。(1)2NH4Cl(固体) + Ca(OH)2(固体) = CaCl2 + 2H2O + 2NH3↑(2)FeS(固体)+ 2HCl = FeCl2 + H2S↑装置改进1.如果在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时,气体收集的量还没有达到要求反应就已经停止(固体有剩余),该怎么办? A装置:①实验室加热KClO3制取O2。②实验室加热KMnO4制取O2。B装置:①实验室用H2O2制取O2。②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③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H2。A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时需加热,简称“固固加热型”。 B装置: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反应时不需加热,简称“固液不加热型”。 小结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 思考回答 思考。讨论,改进得出以下装置,并归纳这两套装置分别有哪些优缺点。、 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递进,得出结论,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时运用获得的知识,加深学生对其理解、掌握。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请选择仪器,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3.请同学们分析下列“固液不加热型”制气装置,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