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牧童之歌》教学设计 一、课题:《牧童之歌》 二、学科:音乐 三、年级: 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四、教材简解: 歌曲《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它展现出美丽的大草原以及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以及牧童的天真、童趣。歌曲共分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节奏比较平稳,能够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后两个乐句中难点句是附点节奏,但乐曲一气呵成,连贯流畅,表现出牧童骑马、心情欢畅的场景。 五、目标预设: 1.欣赏钢琴独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情绪变化、学会自己创编动作表演; 2.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童之歌》,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六、教学重点: 学习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七、教学难点: 附点节奏的把握 八、设计理念: 本节课根据教学资源《牧童之歌》、《牧童短笛》进行学唱和欣赏,通过情景描写、学生想象,进一步教育学生从小爱学、乐学,并抓住新疆哈萨克族民歌的风格展开教学活动。两首与牧童相关的曲子贯穿教学,指导学生喜欢歌曲、学会创造、开展合作,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九、设计思路: 在牧童的歌曲中,孩子们找到了快乐、找到了童趣,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努力学习。根据三年级学生好奇、爱动、模仿创编能力的特点,采用音乐、图片、小组表演创编等方式。难点节奏的教学,指导学生感受、学唱。本节课学生不但掌握了附点节奏,而且还培养了小组团队的合作精神。 十、教学过程: 1.导入 听《牧童之歌》伴奏音乐,学生自由做动作进入音乐教室。(师带领学生一起律动) 2.欣赏《牧童短笛》 (1)欣赏《牧童之歌》随师做动作 师:今天我们随着愉快的音乐律动起来,这是多么开心的事啊!老师这里还有一首乐曲要送给大家,让我们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好吗?注意乐曲的不同情绪。(设计意图:师生互动表现音乐,在不同情绪的钢琴曲中感受乐曲的变化) (2)再次欣赏《牧童短笛》说心情 师:很明显,这首曲子表现了不同的情绪,你来说说看呢?(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让孩子们在感受优美曲子的同时学会分析表达的不同情绪。) 3.歌曲学唱《牧童之歌》 (1)听歌曲《牧童之歌》,说歌曲内容 师:伴随着牧童吹响的短笛,山坡上还有个小朋友扬起了马鞭,唱起了动听的歌。听听歌曲在唱些什么? 师:小朋友天天在放牛,你觉得他还缺少点什么呢?对了,学习。 师:是啊!他家里很穷,没钱读书,不过他很想上学。再比比我们呢?所以我们更应该怎样呢? 师:所以说,要学会珍惜美好的光阴,好好读书,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设计意图:歌曲欣赏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歌曲的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师范唱,生说歌曲变化(歌曲速度的变化你更喜欢哪一种?) 师:老师也想给大家唱一唱,听听老师唱这首歌有什么变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听歌的同时感受歌曲的速度变化,并说出喜欢哪一种?理由呢?) (3)唱谱(五线谱),注意附点节奏教唱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五线谱,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 师:大家看一下这首歌曲的附点节奏,听老师用两种唱法,你觉得哪种有附点?跟着琴声唱唱看。(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跟唱五线谱,指导他们注意学唱时音准、节奏,尤其是本首歌的难点句附点节奏的教唱。) 4.填词唱 (1)听琴轻声唱 师:我们来试试填入歌词呢?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声的唱一遍 (2)再次唱,及时纠正附点节奏 师:大家唱的都很认真,要注意在附点节奏的地方怎么唱?我们再唱唱看呢? (3)完整齐唱,注意表情和声音 师:很棒!能不能高兴的,声音优美的,像老师这样呢?(师示范唱一句) (设计理念:本环节主要围绕填词唱这首歌,注意纠正附点节奏、声音的控制以及表情的表现。) 5.师生合作接口唱 师:小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