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27510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0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240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 cover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科学教育-出卷网-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重要内容。教材第二章中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元素组成,第三章中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相关知识都为本节课奠定了基础。教材安排了【实验4-7】【实验4-8】【实验4-9】三个探究实验,以探究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交流,得出质量守恒,并从本质上论证了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依据,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做准备,本节课开启从量的方面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的历程。 二、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掌握了物质由微粒构成、由元素组成,对化学变化的本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对一些化学反应有了定性的认识,但学生学过的化学反应数量较少。 能力方面:具备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但设计实验,评价实验能力水平还较弱。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还较为薄弱。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个化学反应的实验测定和实质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质量守恒解释一些现象 五、教学策略 首先通过视频导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再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完整的进行了一次实验探究课。在实验验证的步骤当中采用了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的方法,因为分组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多组学生的实验事实导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通过倾听教师讲述,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并从微观去分析化学反应,揭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六、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用品:锥形瓶、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导管、气球、橡胶塞、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大理石。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引入]播放视频“狄仁杰的疑惑” 观看视频,提出猜想 通过轻松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并让学生进行猜想。 [提出问题]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改变吗? [作出猜测] 猜想一: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改变.猜想二: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帮助学生逐渐理出实验探究的思路 [实验验证] 一、四人小组活动1、2、3小组完成【实验4-7】4、5、6小组完成【实验4-8】7、8小组完成【实验4-9】二、小组成果展示在实验后选代表展示他们组的实验中实验装置,阐述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认真完成实验,做好记录。小组发言人展示,全班认真倾听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当中来,并且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科学探究的能力。 [提出问题]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对于相同的反应,不同的小组选择不用的装置,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问什么 对比分析,查找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为“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导致气体散逸,得出错误的结论”[得出结论]猜想二正确,即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加深学生对“有气体参与或生产的反应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关系,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认识。 [小结板书]4.3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注意:(1)适用范围为化学变化(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指的是反应中消耗的,如果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质量不能计入守恒关系中(3)有气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