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我写东西时是有感情的,,没有感情时,我就不写。——— 巴金 没有感情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歌德 艺术创作的过程不是靠逻辑思维,而是靠狂热的冲动来完成的。———托尔斯泰 你自己要先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贺拉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写出来。———冰心 个人的情感有广狭、深浅、方向的不同,千差万别,难定程限,唯有反求诸己,以自己的满足为限度:抒写到某地步,自己觉得所有的情感倾吐出来了,这就是最适当的限度。———叶圣陶 创作乃是心灵的搏动与倾吐,作家应该有一颗崇高的、火热的、敏锐的心。———王蒙 月 亮 桥 柏启平 我站在桥上看母亲, 母亲站在桥上看我。 明月装饰了母亲的窗子, 我装饰了母亲的梦。 ———题记 故乡叫月亮湾,清水江流到此处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轻轻地绕过村子,奔向山外的世界。清水江上有座桥,母亲叫她月亮桥。 月亮桥苍翠欲滴的古树旁,月亮桥下咿咿呀呀的水磨房,月亮桥边蜿蜒如练的大山路都是我今生今世寻找最美风景的证据。 月亮湾距离小镇有几十里山路,父亲在小镇里开了一家铁匠铺子。我六岁时父亲拽着又哭又跳的我跨过月亮桥,沿着蜿蜒的山路去小镇里读书。一哭二闹三回头,那月亮桥总深情地凝望着我小小抽泣的背影,还有我回头时幼稚惘然的泪光,月亮桥总揪扯着我稚嫩的心。因为桥上站着我那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母亲。 每逢放假,我就撒开脚板往月亮湾的方向奔,临近家居之地,爬上山坳。便竭力向竹幽林密的月亮桥望去,月亮湾铺排得大大方方,古朴淡雅,月亮桥亲切地扑入我的心,因为桥上站着一个我时时眷恋的母亲。夕阳西下无限好,半江瑟瑟半江红。母亲那爱和希冀的目光揉碎在月亮桥下的波光里。我老远就不断地大声呼喊着母亲。站在桥上的母亲,像月亮桥,饱经风霜的脸上绽露出不同于一般母亲微笑的气质。 月牙儿轻挂在月亮桥的古树梢上,少儿只识贪玩滋味的我在青藤重挂的月亮桥上和同伴们跳龙门、捉迷藏。玩累了便给坐在桥上的老祖母捶背,时不时好奇地用小手摸一摸老祖母的小脚。远处田野的蛙声,月亮桥下的河水声,月儿下我们的欢笑声,母亲月光似的呼儿声,连成了一片。在这美丽的月亮桥上,母亲月亮似的目光看着我尽情地释放着儿时的情趣和轻松。还有她那我根本无法解读的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企盼、柔和的眼神。 晨曦初露,竹林中鸟儿翻飞,啼声婉转悦耳,山鸠咕咕,叫声不迭。噼噼啪啪、噗噗簌簌,振翅高飞,散落在月亮桥的古树上。站在月亮桥上,极目四望,山川相缭,湿润清馨,绵长漫溢, 诗意清新。远处星星点点的草垛,挺拔的秀木佳树,吱呀吱呀如歌如诉的桥下水磨,与月亮桥和谐地融为一体,酿造出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江水的田园香气,如痴如醉而又迷茫自失。母亲轻抚着我的头,凝望着山的那边,慈声励语:“去吧,儿,好好读书!读到你书上画的地方去。” 我似懂非懂的点着头,背着书包,在母亲余音缭绕的凝视下,跨过月亮桥,踏上那蜿蜒如练的山路。回头一望,月亮桥上的风景让我心悸———母亲雕塑般的身影和月亮桥构成了我今生今世深深的记忆。母亲告诉我,叮嘱我,要好好读书,读到我书中那美丽画儿的地方中去,那儿才有更美更美的风景。我知道,月亮桥是月亮湾唯一通向山外的彩虹桥。我那时不知道母亲何以知道我每次回月亮湾的时辰,上苍也许可怜做母亲的人,赐予了她一种心灵的感应吧。她每次都站在桥上凝望着从山那边求学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