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442190

12《闪闪的星星》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37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闪闪的星星,教学设计
  • cover
《闪闪的星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闪闪的星星》是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主要利用人们的“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的一种小玩具。材料简便、制作简单、课堂效果明显,也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动手制作能力有一定基础,好奇心强,活泼好动。随着美术素养的提升,对美术作品的体验、感受、探究、创造等能力也逐渐增强。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图形的发散思维,在作品欣赏与美术创作活动中逐渐培养他们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新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视觉暂留原理, 制作简单的动画玩具。 2.能根据同一制作原理,设计不同创意的玩具,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3.能将美术和科学结合学习,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简单的玩具。 难点:巧妙运用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有创意的玩具。 教具、学具: 学生:白色卡纸、彩色笔、双面胶、小棒或铅笔。 教师: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仰望天空,你有发现什么? (月亮、星星) 对啊,夜空中群星闪闪,夜晚的天空是多么的美丽。 2、谁能说一说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 (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发光的……) 二、激趣引题。 1、课件出示图片 师:有一颗星星它也想发光,可是它缺什么?(光芒) 怎么给它加上光芒?(学生出主意,老师表扬) 2、师出示教具,表演。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颗星星,我要给它变出光芒。瞧!(转动卡片,变出光芒) 师:谁发现了老师的秘密?它怎么发光? (学生思考发言,反面画了光芒。探索让星星发光的技巧) 3、师小结:这是我们的眼睛在作怪,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视觉暂留原理”,这个玩具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闪闪的星星”。我们不仅能让星星发光,还能变出很多魔术。 师: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原理来学习《闪闪的星星》这一课,并制作一个新玩具。(师板书课题“闪闪的星星”) 三、小组研究,探索方法。 1、师出示范作。 师:老师带来了许多的玩具,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在玩的时候请思考,制作这样的一个玩具需要哪几个步骤?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2、范作分发给小组,小组讨论制作步骤。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示范制作步骤。课件出示总结出三个步骤。 (以闪光的星星为例子) 第一步:在一张对折的纸上,分别画上星星及光芒; 第二步:将小棒用双面胶固定于画纸中间,同时把纸的另一边也粘贴好。 第三步:轻轻转动,星星就会发光啦。 4、反馈学习情况: (1)你学会了吗?谁来说说看。 (2)制作过程难在哪里?要注意什么? 三、练习与尝试。 1、师:你们想动手试试看吗?在制作之前老师要先考考你。敢接受挑战吗? (1)第一题课件出示四颗星星,问这些“闪光的星星”该如何设计?(学生先思考,然后小组派同学板演设计图。师生共同评价。) (2)第二题出示两组六幅图片,要求学生在红框框和蓝框框中找出有联系的图案,想像转起来的效果。(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然后发言回答。) 2、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老师要祝贺你们通过了挑战。 四、学习建议。 创作建议分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任一。 (1)可学习书本上的或老师的作品制作一个简单的“闪光的星星”。 (2)用“闪光的星星”这种玩具的制作原理做一个与别人不同的玩具。 五、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展示与评价。 1、出示评价建议,树立评价标准: ①作品设计的图案是不是有联系; ②设计出来的内容是不是有趣。请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评,每组推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2、展示的学生自我介绍:我做了什么?同学们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讨论。 3、师小结: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出色,设计出很多新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