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443546

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本册综合教案

日期:2025-05-1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312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青岛,三制,一年级,数学,下册,本册
  • cover
【我换牙了—统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单元:《我换牙了—统计》的知识。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准备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领悟课程标准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统计》这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手实践,经历和体会整理简单数据的过程,初步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兴趣。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统计是一种思想,也是认识客观事物常用的一种方法。本节课的初步统计知识是在前面学习了比较和分类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知识,对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非常重要。教材主要安排了这样一个信息窗:许多小朋友讨论换牙的情境,通过对话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统计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涂统计图、填统计表、分析问题、作出判断的全过程。此情景的选取突出了现实性。一年级学生正直换牙期,这是发生在每个小学生身上而且是学生很关心的事情,但是学生换牙的时间和同一时间换牙的颗数是不同的。选取这样的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统计的欲望,让学生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涂一涂、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结合实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且能够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生活中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激发起更深入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并且能够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 四、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创设活动情境,通过对学生们换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统计过程。 2、引导学生在主动进行探究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的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与同伴一起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 3、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 五、教学准备: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教师准备:课件、表格纸、娃娃头像、奖励用的红花 学生准备:水彩笔 六、教学过程: (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习习惯好的和进步的孩子及时的进行各种方式的鼓励,如:奖励红花、竖大拇指、掌声鼓励、口头表扬。以便为本节课中的最后一题做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录像,让学生了解儿童的牙齿有一个换牙的过程。通过师生对话引出同学们有的换了2颗牙,有的换了3颗牙,还有的换了4颗牙。课件出示信息窗,导出新课。 二.活动探究,认识统计 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集体智慧,酝酿办法 先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让大家知道我们班换一颗牙、两颗牙、三颗牙、四颗牙。。。。。。的各有多少人?”,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再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讨论出的办法。 生1:有一个人就在格里画一个对号,有两个人就在格里画两个对号。 生2:有一个人就把一个格涂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