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43639

人教版数学七上第3讲 有理数的乘除与乘方混合运算 学案 (pdf、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4-06-1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4次 大小:86577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学生,教师,pdf,学案,运算
    第3讲 有理数的乘除与乘方混合运算 一、有理数的乘法 知识引入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你知道什么是“小九九”吗? 小九九是小算盘的意思 ,或者可以理解为想法。但小九九真正的由来是: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 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 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 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 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 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知识导航 定 义 示例剖析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有理数乘法步骤: ①先定号;②再求值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 ①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乘法结合律) ②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 (乘法分 等. 配律) ③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 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 再把积相加.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广: ①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因 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奇负偶正) ②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乘零得零) ③在进行乘法运算时,若有带分数,应先化为假分数,便于约分;(带分化假) ④若有小数和分数,一般先将小数化为分数,或凑整计算;利用乘法分配律及其逆用,也可简化计 算.(分小统一) 有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①先乘除,再加减;其中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③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经典例题 例题1 1 计算: (1) . (2) . (3) . (4) . 2 计算: (1) . (2) . (3) . (4) . 例题2 计算: (1) . (2) . (3) . (4) . 二、有理数的除法 知识导航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 ) 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 ①把除号变为乘号 ②把除数变为它的倒数 ③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按照乘法运算的步骤进行运算. 经典例题 例题3 计算: (1) . (2) . (3) . (4) . 例题4 计算: (1) . (2) . (3) . (4) . 三、有理数的乘方 知识引入 大巾谓之幂。———《小尔雅·广诂》 古时候幂指的是包头发用的布,也就是头巾,那这个东西跟咱们的乘方有什么关系呢? 知识导航 定 义 示例剖析 乘方的概念: 表示5个3相乘,即: 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叫 ; 做底数,n叫做指数, 读作“ 的 次方”或“ 的 次幂”. 表示5个 相乘,即: 个 ; 注意: 表示5个3相乘的相反数,即: 负数及分数的乘方,应把底数加上括号. ; ① 与 有区别, ; 表示5个 相乘,即: ② 与 有区别. ; 表示5个3相乘再除以7,即: 奇负偶正: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例如: ,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 “奇负偶正”口诀: ①当 为奇数时, ; 例如: ②当 为偶数时, . ( 为偶数) 即: ( 为奇数) 特别地: ①当 为奇数时, ; ②当 为偶数时, ; ③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 ④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⑤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⑥1的任何次幂都是1. 经典例题 例题5 1 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 (1) = . (2) = .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