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46024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6.2.5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517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济南,八年级,下册,6.2.5,生态系统,自我调节
  • cover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教案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的实例来引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的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生、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重点难点 具体格式是:1、教学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教学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解决策略 策略一:分析图片中狼与鹿的数量关系,明确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 策略二:举例鱼缸生态球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明确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大小的原因。 教 学环 节 集 体 备 课 个性化修改与反思 一、 定 向 预 习 明 确 目 标 预学主题一: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问题引领:认真阅读课本分析与讨论;预学自测: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并不是 。而是始终处于 之中。生态结构和功能保持 ,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 。 预学主题二: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试说出鱼缸生态球和森林生态系统哪个更稳定呢?预学自测:1、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大小,取决于它 的特点。2、一般的说,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 。 二、互动共享深化认知 1、小组共享,收集问题。(1)可能出现的问题一:食物链中一棵树树和许多虫,数量怎么解释?具体解决的办法是:总能量与个体大小有关2、集体共享,完善问题。(1)可能出现的问题一:鱼缸生态球中的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具体解决的办法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互关系如先增多后减少等。 三、精讲点拨完善共享 重点和难点的点拨:判断先增多后减少 易错易混点的点拨:先增多后减少思想和方法的点拨:注意题眼、抓住重点。其他方面的点拨:认真读题,严谨治学 四、分层达标全面提升 1、分层练习。 (1)练习与设计。一组: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抗御旱涝,以及稳定全球生态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B)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二组:要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能力,最有效方法是A、减少分解者的数目 B、增加食物网中的生物种类C、改变环境中的湿度 D、减少消费者的数目 (2)反馈与点拨。易错点: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错因分析: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解决错误的主要方法是:明确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 学习笔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是认真分析课本知识,加深理解。2、全面提升。 (1)练习与设计1、2001年9月,重庆发生罕见蝗灾,急运去了5000条蛇, 2万只麻雀, 20万只青蛙。这样做的目的依据是 (D)A、利用生物防治害虫 B、减少农药用量,防止环境污染 C、调整食物链,恢复生态平衡   D、以上三项都对2、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这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D3、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这说明: AA草原上放牧越少越好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C、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不能变,否则就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态系统的稳定不受人为因素影响4、某校学生要开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活动,你认为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 BA、生态系统存活时间的长短 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C、生态系统有机物积累的速度 D、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正确 (2)反馈与点拨。主要是对易错和易混练习题的反馈与点拨,具体格式是:易错点:第(2)题。错因分析:该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动态平衡;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区别动态平衡与坐标图示的关系解决错误的主要方法是: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