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5110

第8课 辛亥革命 说课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214036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8课,辛亥革命,课件
  • cover
课件36张PPT。武汉市钟家村中学 杨筱茜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 第一部分 教学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第一部分 教学定位课标教学定位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 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对应图示史实规律问题解决技能概念评价综合应用理解了解展示事实创设情境提供示范呈现过程设疑思辨参观考察 阅读教科书 填写表格提供材料 合作探究课标教科书学情教学定位依据认识课前问卷调查 下列有关武昌起义的胜迹,你到过哪里?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 武昌起义纪念馆、彭刘杨三烈士塑像、起义门、花园山…… 你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辛亥革命》? 请你设计“武汉辛亥之旅一日游”的路线图。课前问卷调查 寻访辛亥足迹感受中华巨变总体设计思路★参观考察研读教材收集资料展示探究“一呼百应”“铁血丹心”“民主共和”寻访辛亥足迹感受中华巨变总体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AB新课导入 广州起义失败,革命烽火不熄。在孙中山革命纲领的指引下,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次武装起义,屡次失败,又屡次重起。湖北新军中的文学社和共进会响应着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一场新的起义正酝酿开来……一、“一呼百应”———敢为天下先展示与探究一武昌站:从工程营旧址、起义门到武昌起义纪念馆结合《武昌起义形势图》描述武昌起义的经过。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全国响应形势 武汉首捷引致四方风动,各地纷纷响应,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名存实亡。清帝退位诏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革命结果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接受卫兵致敬1912年3月,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的的统治请你总结革命的成果。 完成学案【探究一】孙中山组织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点燃革命之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小结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孙中山等组织兴中会二、“铁血丹心”———举共和之旗展示与探究二完成学案【探究二】民生路路权民民族路三民路汉口站:三民路、民族路、民权路、民生路你知道这几条路名称的来历吗?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核心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完成学案【探究二】三、“民主共和”———时代之大流展示与探究三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钦定宪法大纲》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1906年《军政府宣言》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 材料三: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究了道路。” ———胡锦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分析史料,得出结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社会生活习俗形象礼仪称谓 感受变迁,拓展认识终点站:辛亥革命首义公园感悟:革命的果实是革命志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首义精神永垂不朽。 感知精神,升华情感总结认识(板书设计)兴中会、同盟会 的创建 三民主义的提出武昌起义 的爆发中华民国 的成立辛 亥 革 命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 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