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5419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文理综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20568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
  • cover
2013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II卷6-16 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 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 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Br 80 I 1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在细胞中多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B.DNA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C.Na+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神经细胞 D.蛋白质由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 2.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它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它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 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 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它细胞 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 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3.下表中甲、乙、丙依次是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DNA 试剂甲 颜色反应 b 狗的小肠黏膜 稀盐酸 现象乙 c 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现象丙 A.甲基绿、胰液分泌、溶液变黄色的速度 B.毗罗红、胰液分泌、气泡产生的速度 C.甲基绿、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溶液变灰绿色的速度 D.毗罗红、细胞膜的膜的通透性、溶液变浑浊的速度 4.下图是马铃薯细胞的部分DNA片段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脯氨酸的密码子为CCA、CCG、CCU、CCC) A.a链中A、T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B.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 C.与③相比,②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 D.若b链上的CGA突变为GGA,则丙氨酸将变为脯氨酸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受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都是不遗传的 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C.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是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的 D.如果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群间为捕食关系 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两种群的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种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减小说明了该生态系统正在衰退 7. 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的分子式为:C7H1005 B. M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C. M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M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 8.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0 g重水(D20)中所含中子数为1.6 NA B. 1 L 2 mol·L-1 K2S溶液中S2-和HS-的总数为2 NA C. 2.4g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 NA D. 50 mL 18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9 NA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若用铜质搅拌器,则所测中和热的绝对值偏大 B. 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会使滴定结果偏低 C. 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10 的同分异构体中,某苯环上的一氣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6种 B. 5种 C. 4种 D. 3种 11. 下列围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