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54555

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共2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57190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教版,24张,第三,必修,选择性,2019
  • cover
(课件网)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教学目标 了解放射性现象,明确放射性现象是由原子核变化引起 知道三种射线的特性 知道半衰期的概念 一、放射性的发现 贝可勒尔 天然放射的实验照片 伦琴发现X射线后,不少科学家认为荧光来源于X射线。于是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把一种晶体铀盐放在阳光下照射(因为要产生荧光,就必须要把荧光物质放在阳光下照射),他发现晶体铀盐使底片感光了,说明荧光是X射线。科学是严谨,为防止偶发性,他准备重复几次实验。但天公不做美,一连几天阴雨天,他懊丧地从抽屉里取出样品,冲洗底片检查纸包是否漏光,结果他大吃一惊:底片居然被感光了,正好是铀盐的像。 经过反复实验,贝可勒尔发现,只要把铀盐和照相底片放在一起,不管在多么黑暗的地方,底片都会感光。贝可勒尔断定,含铀的物质能自发地产生一种射线,这种射线是不同于X射线的新射线,是从原子核内部发射出来的,而且它同样可使底片感光。这是科学界最早发现的放射性现象,铀也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放射性元素。 从此对原子核的研究掀开新篇章。 居里夫妇发现一种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比预计的强度大得多,说明这些沥青矿物中含有一种量少但放射性很强的新元素。在非常简陋的实验室,没有经费的支持,居里夫妇合力攻关发现了这种新元素,它比纯铀放射性要强400倍。为了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新元素被命名为钋(波兰的意思)。后来,他们又发现了第二种放射性元素,这种新元素的放射性比钋还强。他们把这种新元素命名为“镭”。 居里夫妇从30吨铀沥青残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学奖。 一、放射性的发现 居里夫妇 一、放射性的发现 1、定义:物质放射出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2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的发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能自发的放出射线的元素叫做天然放射性元素。 放大1000倍的铀矿石 一、放射性的发现 提出问题:元素的放射性是原子的性质还是原子核的性质? 实验表明:如果一种元素具有放射性,那么不论它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某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放射性都不受影响,即放射性与元素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 实验还表明:放射性的强度也不受温度、外界压强的影响,即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也无关。 2、放射性的发现的意义 : 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因此可以断定,射线来源于原子核。原子核具有内部结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B.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并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ɑ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课堂反馈: B 解析: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ɑ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二、原子核衰变 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放射出的射线是同种物质?射线的电性? 铅盒 放射源 照相底片 将带正电的射线命名为ɑ射线 将带负电的射线命名为β射线 将不带电的射线命名为 r 射线 二、原子核衰变 提出问题:三种射线在穿透本领上有明显区别? 贯穿本领不同: a射线穿透能力最弱, r射线穿透能力最强。 二、原子核衰变 提出问题:为什么ɑ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是粗而直,β射线是细而弯? 因为 射线能将更多的气体分子电离,所以轨迹比较粗; 粒子的质量较 粒子大得多,运动方向不易改变,所以轨迹为直线。 二、原子核衰变 1、三种射线的特点 二、原子核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