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66246

北师大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2 Communication Lesson 5 Meeting People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09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13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师大,格式,教学设计,People,Meeting,Lesson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Unit2 Communication Lesson 5 Meeting People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英语 学段:初中 年级 八年级 相关领域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卷网-: 北京师范大学-出卷网- 出版日期:2014年 12 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既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又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其中包括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2、本课是北师大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听说课。话题为人际交往。内容涉及单元话题communication中的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这一子话题。本课的听力材料是关于某班学生和老师谈论如何接待外国访问生的内容,其中包含了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讨论。语言功能是学生与老师关于接待外国学生进行询问和提出建议。对应《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功能意念项目表中的第一部分“Social communications”所包括的第(21)表达Suggestions。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是北师大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内容涉及单元话题communication中的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这一子话题,--人际交往。本课是一节听说课,听力内容是老师和学生们展开的一段对话,整个对话相对较长,共有八个话轮。情境是某校师生在获悉英国学生要来访问该校前,集思广益一些接待的想法。几个话轮都是围绕询问和给予接待建议、教师适时给与反馈展开,凸显了英语课程工具性的这一性质,而老师对学生提出的想法给予反馈更是突出了人文性这一性质。比如其中会对学生提出相互握手和询问对方年龄的建议给予适时的反馈,因为各国文化存在差异、礼节不同。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首先能够知道、然后尊重文化差异。本课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1. 重点词汇:culture,decorate,formal, polite, shy, treat correct, adult.2. 用于询问建议的功能句:What can we do to… Do you have any more ideas What else Any other ideas 以及提出建议的表达:We should/ could/ can … , How about… Can we… 等。本节课安排听前、听中、听后三个环节。听前预测:引入提出What can we do to welcome the foreign visitors 学生在正式进入文本学习前,通过brainstorming进行预测;听中侧重听力认知策略的养成:记笔记和利用关键词获取文章中的有关该班学生接待外国学生时注意做和不做事情的信息,认真思考并尊重文化差异。听后鼓励学生朗读对话原稿发现并总结询问、提出建议的功能句,然后基于文本较为流利的进行师生角色扮演。拓展型输出是设计我班学生在接待外国来访前针对如何接待,而展开的小组角色扮演。学生情况:1.学生自然情况:授课对象为我校初二4班学生,人数26人,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扎实,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强,喜欢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近1/3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口语表达较差,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和实际上课过程中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农村的中学生用英语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的机会也只是仅限于英语课上,与外国学生交流的机会几乎没有,对于文化差异更是知道的甚少。但从对英语学习态度上看,学生们学习英语兴趣较高,喜欢朗读、喜欢pair work和group work。2.已有知识和能力:初二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词汇储备,并对于一些简单的词能够进行拼读,学生也具备看图猜词义的理解能力。所以本课所出现的重点词:culture,decorate,formal, polite, shy, treat correct, adult.不会成为学生识词的障碍。本节课功能句是提建议和询问建议,但是像we can/ should/ could早在初一就有接触,因此学生会很容易上口。在课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