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7305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课件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3120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课件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激励学生树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勇敢精神。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课前准备】 ◎学生: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3、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交流。 ◎教师:1、备课时,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2、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或借助幻灯片、小卡片等辅助工具。 【设计思路】 课文叙事性较强,足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时,可以从事与理的角度入手,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篇课文,内容上很有咀嚼的余地,特别是“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一句,喻意更值得体味。教学时应致力于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课文,从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过程及内容】 课时1 一、导入新课。 ◎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大屏幕显示实验内容,老师讲述): 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簇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攻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继续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慨?能简要谈谈吗?(学生各抒己见)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也许你能从中有更多人生的启示。 ◎ 文本解读:本文是叙事散文。 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相融合,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读读写写。要求:看清读准、边读边思、圈点勾画、记住内容。 训诫(jiè) 陡峭(qiào) 嶙峋(lín xún) 耸立(sǒng) 啜泣(chuò) 头晕目眩(xùan) 迂回(yū) 纳罕(hǎn) 小心翼翼(yì) 训诫:告诫、教导。 嶙峋:形容人瘦削。 纳罕:惊奇、诧异。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目眩:使眼睛昏花。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的样子。 2、听读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内容。 ⑴依据提示,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 在一个闷热的下午,身体瘦弱、胆小怯弱的“我”冒险,在父亲的帮助下,最后脱险了, ⑵抢答题。 ①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一个城市?(费城) ② 故事发生的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③ 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一共五个孩子;内德,杰利) ④ 那悬崖有多高?岩石架又有多高?(约20米高。岩石架约7米高) ⑶复述课文内容。 ◎ 大屏幕投影复述要求: A、抓住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 B、突出重点,尤其是脱险部分。 C、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条理清晰,能正确表达感情。 ◎ 复述内容:1、“我”爬悬崖时遇到哪些困难? 2、“我”是怎样脱险的? ⑷复述准备: ◎遇到的危险 A、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未爬) B、我落在最后,全身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