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736

登岳阳楼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3116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岳阳楼
    (课件网) 登岳阳楼 (唐)杜甫 后乐先忧,   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       杜少陵可与言诗。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 范希文两字关情, 滕子京百废俱兴, 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 吏耶?仙耶? 前不见古人, 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 洞庭湖南极潇湘, 扬子江北通巫峡, 巴陵山西来爽气, 岳州城东道岩疆: 潴者、流者、 峙者、镇者, 此中有真意, 问谁领会得来?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慕名已久、向往之久 “今上”:夙愿得偿,幸事一件 “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  ———昔”与“今”之间,未简单的以 “喜”“悲”之词加以填充,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回味。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诗人青年时代当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   如今,祖国山河残破,疮疾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气压百代,  为五言雄浑之绝。”    ———宋 刘须溪   “已尽大观,  后来诗人,何处措手。”    ———明 王嗣奭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    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 ——— 一派壮阔的图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气势磅礴,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这样来描写洞庭湖,有人以为过于夸大,“于事理未当”,像是写大海而不是写湖(见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   实则此评未免拘泥。须知诗歌不同于科学论文,是容许使用夸张来充分表现视觉(或听觉)形象,以畅快宣泄作者的意兴与情绪的。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老病”: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两年,身体衰弱不堪———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 “有孤舟”: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和无边的宇宙“对应”的是什么呢    是一个极为渺小的“有限”之身,    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行吟者,    是被命运抛弃于苍茫湖水之中的如此穷愁潦倒的一个孤魂。    缺衣乏食,居无定所,得不到亲友的慰藉,连一个赖以承受痛苦的正常的身体都没有。    飘零、孤寂、衰老、贫病,一个活人生存所需的空间萎缩到不能再萎缩。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   上联展现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画出水上的一点孤舟。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