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76403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复习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57170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九,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复习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复习 第一框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进入中国,各种主张纷纷登场亮相,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近代各种文化思潮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P109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P109 思考:回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探讨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什么作用?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形成过程: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3.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110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革命文化 又称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是革命实践的伟大创造,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它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不同阶段,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不同的表现形态。这些革命文化,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中华精神的革命创造与薪火相传,永远闪耀着光芒。 (2)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3.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110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11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 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我们如何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具有生命力呢? 满足某些特定群体的需求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来源实践, 顺应时代发展 × √ √ 4.文化生命力判断标准:P11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