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77097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1课《四通八达的交通》课件(第二课时)+素材+教案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5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50次 大小:2363649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三年级,课件,教案,素材,课时,第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1课《四通八达的交通》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家乡交通在发展怎能忘记他们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年级 学习目标 1体谅交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的辛苦,懂得感恩他们的付出。2.能够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懂得换位思维体谅他人的辛苦。3.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认识家乡交通发展的作用,懂得感激为我们带来便利的交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 重点 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认识家乡交通发展的作用。 难点 体谅交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的辛苦,懂得感恩他们的付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图片学习:学生们曾经的上学道路2.图片学习:现在的曲径通幽的上学道路3.播放视频素材:修路4.小结并板书课题:家乡交通在发展 观看图片观看图片观看视频齐读课题 用图片对比和视频播放的方式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交通发展所带来的方便1.文本学习:无论你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都会发现如今的交通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交通的发展给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带来了更多选择的机会。2.提出问题:有人说:“要想富,先修路。”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3.图片+文本学习: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有道理,原因是:落后的交通阻碍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进度,落后的交通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旦交通得到了改善,当地的资源优势就能迅速的转化成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4.图片+文本学习:交通发展所带来的方便(1)以前家乡的特产只是自己用,现在修了路,就可以成批运到外地去卖了。(2) 23岁的艾应平作为江西省抚州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被组织选派到了南丰县三溪乡南堡村担任村支书记。在他的带动下,村民团结奋战了两个多月,终于把2.6公里长的路基扩建到5米多宽,节约资金近十万元。道路的修通,彻底解决了南堡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这年秋季,进村收购水稻、白莲、蜜橘等经济作物的经纪人多了,价格也比往常高了,户均增收在2000元以上,这条路也因此被村民昵称为“致富大道”。(3)高速公路贯通,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4)播放视频素材:交通变化(5)修路带来的不仅是出行的方便、物流的便利,还能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我的家乡是长白山下的一个小山沟,名叫十五道沟。没有修路前,那里的游客非常少,现在修好了路,游客增多了。在当地扶贫办的帮助下,我们家还在路旁开了一个家庭式旅馆。爸爸说,我们家脱贫了,妈妈说,我们的生活就要奔小康了。(6)家乡交通工具的变化、道路的变化,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家乡的农产品也可以很方便地运输到外地,让更多的人品尝家乡的美味,同时增加了家乡人民的收入,促进了家乡经济的发展。教学环节二: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1.文本学习(活动园):你知道家乡过去的交通是怎样的吗?让我们一起去调查了解一下家乡交通的发展吧。想一想,这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请把你的发现和大家分享一下。2.图片+文本学习:活动园(1)过去的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2)现在的路:干净整洁的柏油路3.图片学习:道路的变化4.播放视频素材:农村道路修建后,看把人美得5.图片+文本学习:过去的上班方式(1)骑自行车 (2)公交车6.图片+文本学习:现在的上班方式(1)坐地铁 (2)坐出租车 (3)开私家车7.图片+文本学习(活动园):了解家乡的交通变化(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城市交通(2)如今的城市交通(3)高速公路贯通,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4)城市立交桥的建设让交通秩序更加通畅。8.文本学习(活动园):四十年的城市交通变化(1)爷爷,我想知道四十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