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78352

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件(26张)-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5520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中,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 cover
(课件网) 列宁:“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即使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成为谬误” 毛泽东:“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真理与谬误、难于不难之间有没有鲜明的界限?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进程?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一、 质量互变规律 议题1.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查找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类似的成语,从思维角度谈谈这些成语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鹤林玉露》载:“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事物质的变化。 点评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 这里的类似,是指思维角度的类似。 从思维角度看,这些成语都反映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1、质: (1)含义: 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2)质的规定性: 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 【例】: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及同其它经济成分的关系,决定了我国经济基础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2.量: (1)含义: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2)量的规定性: 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3)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 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知识整合】比较质与量 质 量 区别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决定因素:矛盾的特殊性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量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 能区别不同的事物。 可认识同一事物 联系 ①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②质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定性。 ③质、量都是一定事物的质、量,都离不开特定的事物。“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3.质量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 (1)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①量变即量的变化 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变化。 ②质变即质的变化 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③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标志: 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在每一个学段中,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这是一种量变),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考入更高一级的学段(这是一种质变); 而当进入新的学段时,新的量变就又开始了。正是在这种“量变———质变———量变……”的前进式循环中,我们得以发展。 小学 中学 大学 …… 量变 知识不断积累 知识不断积累 知识不断积累 量变 量变 质变 质变 质变 …… ……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