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9055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6单元第2节《认识直角》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814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2节
  • cover
2.认识直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直角的过程,直观认识直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认识直角符号,体会符号化思想。 2.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直角和钝角。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直角的特征,并能进行正确的判断。 难点:掌握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画法。 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生活实例,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直角的过程,直观认识直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结合操作活动,会借助三角板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基于上述目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1.注重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教学中通过观察课本、黑板、三角板等实物上的角来抽象出直角图形,然后设计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活动,这样取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既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又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习的乐趣。 学生对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直角,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掌握,教学中通过折叠、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观察,在观察中动脑,在实践中感悟,增强学习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三角板、纸片、钟、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问题 1.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角,现在你知道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指名汇报) 2.多媒体显示:教材中的课本图、黑板图。 教师:你能从这些图形中找出角吗? (指一名学生上前指角,指出有4个同样的角) 让同学拿出三角板,问:“在三角板上有这样的角吗?” 3.谈话:刚才我们找出的这些角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直角”。一般我们还要在直角上标上一个符号来表示直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直角。 设计意图:角是一个平面图形,角的概念的引入和建立从现实的生活空间出发,从学生周围的实物出发,引出直角;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得到初步的建立。 二、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一)说一说。 1.让学生观察下列图。说一说哪些角是直角? 2.当同学说不准时,教师随机问:你能用什么工具来辅助我们找到直角吗? 引导学生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 (二)比一比,认一认。 1.通过用三角板比,你发现哪个是直角?哪个比直角小?哪个比直角大?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寻找判断直角的方法,可以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和角去比一比,从而有效地建立直角的几何模型。 2.锐角和钝角。 (1)如第二幅图,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取个名字吗? 回答预设1:窄角。 回答预设2:锐角。 师:同学起的名字都很有创意。锐是尖锐、锋利的意思。在很早以前,人们为了方便交流,把这些尖尖的角取名为锐角。 (2)师:如第三幅图,比直角大的角,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预设1:宽角。 预设2:阔角。 预设3:钝角。 师:这个“钝”又怎么理解呢? 生:钝是不尖、不锋利的意思。 师:对,这些角不锋利,人们把它们叫作钝角。 (三)折角和画角。 1.谈话:你想自己来折直角吗? (允许用不同形状的纸折角) 2.提问:同桌比较一下你们折的两个直角,有什么发现? 再与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别比较后汇报) 3.提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直角都是一样大小的) 4.请你再折一个锐角和钝角。折完后,小组互相评价一下。 5.请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上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画完后,指名展示,并说说是怎么画的?怎样验证?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后,引导学生用纸折角和画角。学生在“做”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深刻的体验,这不仅是动手实践的过程,还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 (四)找角。 1.谈话: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地方都有直角、锐角或钝角,你能找到它们吗? 2.提问:谁来交流一下,你找到的角在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