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儿科 护理 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 邱尚瑛 第十章 患儿的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 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 邱尚瑛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中最常见的,占住院患儿的1/4、占门诊患儿的60%~70%、流行季节可高达90%。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同学们需要掌握的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感染性喉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症状与体征及治疗要点与护理措施。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应该如何给予良好的护理,首先让我们来复习有关基础知识。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各种病原均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埃可病毒、冠状病毒毒等。病原体亦可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近年来肺炎支原体。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和免疫特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贫血、免疫缺陷等疾病的患儿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受凉、劳累、过度紧张、居住拥挤、通风不良、阳光不足、被动吸烟、空气严重污染等均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症状与体征】1.年长儿表现2.婴幼儿表现3.胃肠道症状4.体各检查5.两种特殊类型上感以呼吸道局部状为主,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痒、咽痛、轻微咳嗽、声音嘶哑等,伴有轻微发热、周身不适、乏力。重者畏寒、高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局部症状不明显,一般起病急、全身症状重,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烦躁,拒乳、哭闹不安,甚至高热惊厥。部分患儿可表现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低下等。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部分患儿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而出现不同形态皮疹。肺部体征阴性。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症状与体征】1.年长儿表现2.婴幼儿表现3.胃肠道症状4.体各检查5.两种特殊类型上感(1)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夏秋季多见;起病急、持续高热,咽痛,咽部充血,伴流涎、拒食;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约1周。(2)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引起,春夏季多见。高热、咽痛、咽部充血;眼部刺痛、眼结膜充血、畏光;伴有拒食;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约1~2周。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潜在并发症高热惊厥。口腔黏膜改变与鼻塞、发热致口腔粘膜干燥、损伤等有关。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护理目标】1.患儿体温恢复正常;2.不发生惊厥及各种并发症或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并处理;3.口腔能保持保持清洁、湿润4.不发生口腔感染及粘膜损伤。【护理要点与措施】1.做好降温护理、保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1)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 38.5℃时可采取降温措施(详见第四章第二节中发热患儿的护理),或遵医嘱应用小剂量退热剂;小婴儿尽量不使用退热剂;出汗后避免着凉。(2)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鼓励患儿多喝水,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营养流食或半流食,少食多餐,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出汗后及时更换汗衣被,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3)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一般病室温度20~22℃、湿度55~60%。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护理要点与措施】2.保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注意观察咽部充血、水肿等情况,必要时可给予润喉含片或雾化吸入。3.密切观察病情、预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