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04209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10.4 三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146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4,三元
  • cover
10.4 三元一次方程组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熟练的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法和应用,认识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模型,并应用它们解决许多现实和有趣的问题,具备了用消元法解方程组的基本技能;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在实际应用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并求解的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受到了利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简便性性和作用,同时在以前的数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 教科书基于学生已熟练的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法和应用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会用“代入”“加减”把三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二元”、进而化为“一元”方程来解决。作为选学内容使有较好数学基础,对数学知识感兴趣的同学能根据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形式选择适当的解法并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更深的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类比学习,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会用“代入”“加减”把三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二元”、进而化为“一元”方程来解决; ②再次经历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的活动过程. 在解方程组的过程中体会其基本思想就是“消元”.无论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还是三元一次方程组,推广到四元、五元、多元一次方程组,基本策略都是化多为少、逐一解决,具体措施都是“代入”或“加减”,以实现“消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得解; ③让学生感受把新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的问题转化为学过的问题、把难度大的问题转化为难度较小的问题这一化归思想;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2.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体会“消元”的基本思想. 3、针对方程组的特点,灵活使用代入法、加减法等重要方法. 三、【教学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些问题,可以设出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实际上,有不少问题中含有更多的未知数.大家看下面的问题. (一)知识回顾 1、看一看下面两个方程组,用哪种方法更简便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几种方法? 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3、它们的实质是什么?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 (目的:通过复习回忆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 (二)探索新知 小明手头有12张面额分别为1元,2元,5元的纸币,共计22元,其中1元纸币的数量是2元纸币数量的4倍,求1元,2元,5元纸币各多少张. 1.题目中有几个未知数,你如何去设? 2.根据题意你能找到等量关系吗? 3.根据等量关系你能列出方程组吗? 请大家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巡回指导) 学生成果展示: 1.设1元,2元,5元各x张,y张, z张.(共三个未知数) 2.三种纸币共12张;三种纸币共22元;1元纸币的数量是2元纸币的4倍. 3.上述三种条件都要满足,因此可得方程组 师生归纳:像这样共含有三个未知数的三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 关注概念中的三个要点:①未知数的个数;②未知数的次数;③未知数同时满足三个等量关系 (目的:通过情,引入新课,使学生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及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强调审题抓住的三个等量关系,从而表示成以上三个方程,这个问题的解答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希望学生能找出等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建立方程,引出本节课的要解决的问题———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4、讨论三元一次方程组怎么求解? 引导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