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0554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达标训练 (Word版 有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336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生物,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 cover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达标训练(Word版 有答案) 一、单选题 1.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导致荒漠化面积增加,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下降,威胁到了野生动植物生息繁衍,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A.逐渐降低的 B.有限的 C.不变的 D.逐渐增强的 2.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为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风化锈蚀 B.飞蛾扑火 C.雨后春笋 D.破茧成蝶 4.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金鱼、水草、荷花、水鸭等归为一类,将松树、狗尾草、玉米、麻雀等归为一类,他们归类的方法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5.任何生物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各项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昆虫的体态与色彩往往巧妙地与环境融为一体 B.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莲藕的根状茎和叶柄内部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D.地衣能够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6.下列哪一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 A.湿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了生物之间什么样的关系 A.竞争 B.合作 C.捕食 D.寄生 8.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大戴礼记·夏小正》中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影响昆虫“惊而出走”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 C.空气 D.水 9.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了最大的生态系统称为( ) A.海洋生态系统 B.陆地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森林生态系统 10.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太阳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11.如图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是生产者,它能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B.B为消费者,它与A的关系为捕食关系 C.C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D.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12.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弹钢琴 B.雏鸡破壳 C.钟乳石长大 D.火山爆发 13.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小伟独自一人下到河水中去观察鱼 B.小梅拨开草丛,看到一只蟋蟀便把它记录下来 C.小军发现不认识的植物,将其拔起来带回家研究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觉得恶心便不记录 1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 A.√ B.× 15.生活在岩石上的地衣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既要依赖环境又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对所生活的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二、填空题 1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_____,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_____。 17.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因此,实验完毕后要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_____中。 18.生物圈的的高度可达20千米,它的范围包括_____的底部、_____的大部和_____的表面。 19.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_____所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