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07698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5.1《最小公倍数》表格式导学案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89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数学,五年级,下册,4.5.1,最小公倍数
  • cover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最小公倍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关注学习方法的借鉴。   本设计强调学习方法的借鉴,让学生借鉴最大公因数的相关知识,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知识迁移、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易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关注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策略。在找公倍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多种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出各种方法的优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寻找最小公倍数的练习,探究求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初步感知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引入课题,初步感知。(5分钟) 1.组织学生游戏。 选出30名同学,分成两组比赛,看哪组同学反应最快。 要求:请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和报数是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2.引导学生说出在游戏中的发现。 3.导入新课。 1.明确报数规则,进行报数。 2.发现报数是12和24的同学站起来两次。站起来两次的同学报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找一找。 60 18 680 3 6 12 9 24 6 36 12的倍数:_____ 12的因数:_____ 二、探究意义,建构概念。(20分钟) 1.结合教材68页的内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1)引导学生探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讨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3.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组织学生用多种方法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出示下面几组数,引导学生找出最小公倍数,观察并发现规律。 2和3 4和8 12和36 5和7 8和12 24和36 4.优化方法,师生共同归纳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1)分别列举4和6的公倍数,从中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 (2)阅读教材68页的内容,进一步理解这两个概念。 2.讨论交流后明确: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3.(1)分别用列举法、筛选法等不同的方法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发现规律:两个数是互质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那个数。 4.结合前面的学习过程,讨论交流,明确求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方法。 2.判断。 (1)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只有一个。(  ) (2)两个不同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比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小。(  ) 3.选择。 (1)96是16和12的(  )。 A.公倍数 B.公因数 C.最小公倍数 (2)甲是乙的15倍,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  )。 A.15   B.甲 C.乙 D.甲×乙 (3)12是24和36的(  )。 A.因数  B.质因数 C.最大公因数 (4)一个数的最大因数(  )它的最小倍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0分钟) 1.完成教材71页7题。 引导学生明确:求6和9在40以内的公倍数。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71页1、2题。 1.独立思考,完成后集体订正。 2.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71页1、2题。 4.运动场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全长是96米,从一端起到另一端每隔4米插一面小旗,现在要改成每隔6米插一面小旗,可以不必拔出来的小旗有多少面? 四、知识拓展。(2分钟)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69页“你知道吗?”。 自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3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