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08467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3.2 用连除或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导学案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206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两步,格式,设计,导学案,解决问题
  • cover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用连除或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引而不替,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要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就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呈现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已知条件,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而独立解决问题。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2.注重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教师提出探究的内容后,便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与他人讨论交流,拓宽了自己的思路,吸取了别人的长处,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解决应用题的一般过程。 2.解决问题。 仓库里有54吨货物,一辆汽车一次能运3吨货物,这辆汽车最少运几次能运完? 3.导入新课。 1.解决一般应用题要找到与问题有直接关系的信息。 2.读题,分析题意并列式计算。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一填。 三(1)班有45名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  )名同学,列式为(     )。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4情境图,引导学生交流题中的信息。 2.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提出用连除计算解决的数学问题,并与同桌交流。 3.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听取汇报,板书记录提出的问题。 4.与学生共同选出符合题意的问题。 5.组织学生根据提示解决问题。 提示: (1)你是怎么想的?是从题目中的哪句话开始思考的? (2)每一步算出来的是什么? (3)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运算方法? 6.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 7.与学生共同归纳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1.读题,弄清题中提供了哪些信息。 2.小组合作讨论,组长记录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 3.各小组组长口述本组提出的几个问题,全班交流。 4.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出哪些问题是符合题意的。 5.小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将解题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方法一 先求每队有多少人,列式为60÷2=30(人),再求每组有多少人,列式为30÷3=10(人),综合算式:60÷2÷3=10(人)。 方法二 先求一共有多少组,列式为3×2=6(组),再求每组有多少人,列式为60÷6=10(人),综合算式:60÷(3×2)=10(人)。 6.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数学语言叙述解题思路: (1)综合法:我是读到题目中的(  )和(  )两个信息就发现可以求出(  )。 (2)分析法:我是读完问题以后,想到要先求(  ),再求(  )。 7.同桌间互相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2.填空。 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植树,他们一共分成了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9人,师生共植树360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1)算式360÷4÷9是先求(  ),再求(  )。 (2)算式9×4=36(人)是求(  ),360÷36=10(棵)是求(  )。 3.判断。 (1)只要一道题里有三个已知条件,就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 (2)张阿姨8分钟打了648个字,李阿姨5分钟打了620个字,张阿姨打字的速度较快。(  ) (3)一艘轮船5小时航行250千米,照这样计算,这艘轮船一天可以航行600千米。(  ) (4)同学们踢毽子,4个同学3分钟踢了156下,求平均每人踢了多少下,列式为156÷3÷4。(  ) 三、巩固应用,检验学习效果。(10分钟) 1.完成教材5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55页6题。 1.独立思考,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2.小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