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09777

3.1 分子和原子 学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日期:2024-06-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9次 大小:1085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分子,原子,学案,2021,2022,学年
  • cover
3.1分子和原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导航】 一、预习要求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2.除了八年级所学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有间隙等特性外,还有其他特性。 3.试着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 二、自主学习 1.思考分子的什么特性? 2.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体现 ,分子间隔最大的是 。 3.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相同”),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 4.分子是由 构成的,若表示一个水分子,“”表示氧原子,“○”为氢原子则一个水分子由 个氢原子和1个 原子构成。 5.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发生了 。原子论与分子学说告诉我们,在化学变化中, 发生分裂, 从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如:水电解时:水分子被分解成 原子和 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 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 ,形成了新物质。 *特别提示: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 ,原子重新结合成 。 三、预习测评 1.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mL。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C.分子是不断运动 D.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2.氨水是一种化学肥料。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A.组成氨水的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氨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D.氨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大小不同 B.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C.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 【新知探究】 课堂学习 1.组内分享自主学习内容,用生活中的现象或事实解释分子的性质 2.认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P49探究,做好实验现象记录 烧杯A 烧杯B 烧杯C 现象 解释 【精炼反馈】 一、选择题 1.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D.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3.如图是电解水时,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 B.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 C.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如图是密闭容器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则表示反应后生成物微粒的是(  ) A. B. C. D.和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大 C.1个氢原子的质量大约为一粒米质量的1%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分子的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二、填空题 6.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约20毫升水,向其中加入一块糖(冰糖块或砂糖块),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如图所示),待糖块部分溶解后(如图所示);液面比水平线位_____(填“高”或“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7.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可以更好地帮人们认识和理解微观世界 (1)构建知识框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将“分子”、“原子”、“元素”填入如图甲序号所对应的横线上。①____;②____。 (2)图乙表示物质A,B反应生成C的微观模型,其中表示不同种原子,则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反应物B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反应。 8.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