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10915

苏少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 第八单元 小猫圆舞曲 教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61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八,单元
  • cover
《小猫圆舞曲》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苏少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小猫圆舞曲》 教学目标: 1. 能以愉悦积极的态度参与多项音乐活动,融入“舞会”的情境之中,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小猫”的形象,能用歌声、动作等多种方式在音乐活动中表现出来。 2. 通过律动、合作表演等方式感受音乐不同主题的特点,能唱出第一乐段的主题旋律,能用动作表现出第二乐段主题节奏的变化特点。 3. 在多种音乐活动中体会圆舞曲的韵律特点,能运用动作、图谱、歌唱等方式表现出来。 4. 对乐曲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能按音乐的段落顺序与同伴合作随音乐围绕“小猫”“舞会”两人主题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音乐主题形象对圆舞曲的韵律特点进行感知。 难点及解决策略:对不同乐段主题的特点准确感知并及时做出或歌唱或动作的反应。在教学中,不同段落的聆听,选择其最有特色的元素引导学生聆听,并设计指导学生用相应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小猫头饰;小猫磁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走进舞会: “老师要带领大家参加一场特别的舞会,进入舞会之前我们先来学学舞会的礼仪……”播放A段音乐,学生走进教室成双圈入坐。 2.主题形象揭示。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舞会,今天的舞会有一个好朋友要陪我们一起跳舞,是谁呢 ”播放A段,PPT主题形象出示。 二、小猫的舞会邀请———音乐形象与圆舞曲基本韵律感受(第一乐段)。 1.对小猫叫音乐的感知。 出示小提琴的图片:“音乐中小提琴模仿了小猫的叫声,你能听出小猫是什么时候叫的呢?”再听A段音乐,学生在小猫叫时用动作表示出来。老师同时在黑板上各乐句不同位置贴上小猫的图片。 2.师生互动活动,感受A段乐句规律与旋转的韵律特点。 “现在老师要做一只可爱的小猫,我要向你们打招呼啦,请你们回应我。”从简单的对答“喵”开始,逐渐充实长短句子,直到能完整地随这段音乐表现出来。 3.歌唱活动,熟悉主题旋律。 “小猫可真开心啊,他高兴地唱了起来——— (1)教师范唱:我爱跳舞,喵,喵,谁来陪我一起快乐舞蹈? 我爱跳舞,喵,喵,快来和我一起转圈舞蹈! (2)学生看词,按节奏读一读。 (3)师生对应唱一唱,生唱前半句,师唱后半句。 4.邀请舞活动,对旋律线条特点的感知。 “老师非常想邀请你们一起转圈舞蹈,请你唱出‘我爱跳舞,喵’作为邀请密码,收到老师的回应,就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舞蹈啦!”前两个乐句连续放三遍,邀请六个孩子加入,后接完成的A段一遍,师生七人共同围成圈三拍一步舞蹈。 5.运用图谱帮助学生理解圆舞曲的旋转与流畅感。 “刚才我们舞蹈时走出了一个形状形状?(圆形)”出示两种线条,“你觉得这两种线条哪一条更适合我们这段音乐呢?” “让我们一起拿出小手随着音乐划一划”。(PPT动态演示) 6.揭示曲名。 “这样的三拍子的、给我们旋转感觉的舞曲就是圆舞曲(PPT出示‘圆舞曲’),我们今天听到的音乐就是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创作的一首管弦乐《小猫的圆舞曲》。(PPT出示‘小猫’以及作者信息)” 三、快跳起来———节奏韵律变化感受(第二乐段) 1.聆听音乐的韵律变化。 “小猫跳得很开心,唱得也高兴,接下来小猫的舞步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播放B段音乐,老师示范动作。后学生讨论,“变得跳跃了”。 2.动作表现音乐韵律。 学生练习动作,正确表现出其中的断与连的变化后,老师以三次拍手为指令,带领学生连续做四次。 “刚才我们一共做了几次?”播放B段音乐,完整地随乐舞蹈。 3.创意表达活动。 “小猫跳舞的样子肯定和我们不一样,同样的步子,你可以怎样表演,会更像小猫呢?”个别学生表现自己的表演,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再一起随音乐跳一跳。 四、快乐的舞会———音乐结构理解。 1.重复乐段感受。 “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