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28232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日期:2024-06-1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3次 大小:1749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初中,数学,华师大,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 cover
3、一次函数y=kx+b(k≠0)知识点 一次函数y=kx+b 图 象 性 质 直线经过的象限 增减性 k>0 b>0 第一、二、三象限 图像从左到右上升, y随x增大而增大。 与X轴 交点坐标( ,0) 与Y轴 交点坐标(0,b) b=0 第一、三象限 b<0 第一、三、四象限 k<0 b>0 第一、二、四象限 图像从左到右下降, y随x增大而减少。 b=0 b<0 第二、三、四象限 判断一次函数经过哪个象限?最好的方法是:因为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我们只要求出图像与X、Y轴的交点,然后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像即可判断该图像在哪个象限。 一次函数表达式求法(待定系数法): 设所求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kx+b(k≠0); 代入2个点的坐标,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k、b的值即可。 直线y=kx+b 向上平移n 个单位,得到直线y=kx+b+n; 直线y=kx+b 向下平移n 个单位,得到直线y=kx+b-n; 直线y=kx+b 向左平移m 个单位,得到直线y=k(x+m)+b; 直线y=kx+b 向右平移m 个单位,得到直线y=k(x-m)+b; 左上加 右下减 左右考 虑k 值 4、正、反比例函数知识点 函数 正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 解析式 图象形状 直线 双曲线 k>0 位置 一、三象限 一、三象限 图像 增减性 图像从左到右上升, y随x增大而增大。 在每个象限内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k<0 位置 二、四象限 二、四象限 图像 增减性 图像从左到右下降, y随x增大而减少。 在每个象限内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正、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求法:只需要知道1个点就可以代入求出。 一般地,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一次函数y=kx+b(k≠0)的形式,所以每个二元一次方程都对应一个一次函数,也对应一条直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就是对应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 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4、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分式的性质及分式方程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 2.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3.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4.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 5.分式方程的意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6.分式方程的解法: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5、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图形 判定定理(一共16条) 平 行 四 边 形 定义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定义拓展: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 形 定义法: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 形 定义法: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定理2: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 方 形 定义法: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正方形. 以下还有4种判定方法: 1.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4.对角线相等的菱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是特殊的矩形,也是特殊的菱形.所以矩形、菱形有的性质,正方形都有. 6、数据的分析 1.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权的理解:反映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重要程度。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