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分析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的形成、危害和预防措施。 了解科学防灾措施,提高灾害自救能力。 过程与方法 调查厦门主要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了解海洋自然灾害的重要性,树立海洋自然灾害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风暴潮和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沿海地区城市和人口不断聚集,海洋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大。因此,重视并加强对海洋自然灾害的研究、监测、预报和预防,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首先我们来了解以下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类型: (一)海洋自然灾害: 1.定义:是由风、潮、浪、冰、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主要有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巨浪、海雾等。 2.风暴潮: 按照成因的不同,风暴潮又可以分为哪两类?(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潮。) (阅读P69材料,思考活动题。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3.海啸 (1)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引起的巨浪称为海啸。 (2)成因: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如图所示: (3)海啸危害特点:其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等特点。 (思考)为什么日本成为世界上发生海啸地震最频繁的国家? 4.海冰和冰山 (1)海冰:狭义的海冰是指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 (2)形成: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形成海冰。 (3)危害: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发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4)冰山:是淡水冰的一种,是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 (承转)海洋自然灾害危害巨大,我们如何应对呢?(阅读P72,回答) (二)海洋自然灾害防治 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第二节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认识和了解海洋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对策和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搜集资料,调查厦门还与海洋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当前,大规模的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了人类的未来,为了海洋开发的永续利用,我们必须防治海洋环境污染,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环境破坏。 (一)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污染的来源:绝大部分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①城市和工业生产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②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也会影响海洋生物。 ③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和化肥随雨水流进江河,或随土壤颗粒在河口淤积,最终流入海洋。 ④石油污染:沿海工业生产和海洋航运中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多集中于沿海水域或海上航线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污染物集中,污染迹象明显,危害严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