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37988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4单元《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488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单元
  • cover
《凯皮拉的小火车》 【创新出处】 积极创设聆听、表演、编创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用音乐和表演代替语言。如请学生用人声模拟火车启动的声音、模拟火车遇到紧急状况的情景,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获得最直接的音乐经验。 创设乘坐火车的情景,将音乐与生活相串连,加之教师与导游角色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联觉想象,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主题乐段的填词,加深学生对主题乐段的印象,拓宽文化视野,帮助学生积累欣赏经验。 巴西小朋友的音乐语言视频,直观的表现出乐曲最后一段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让学生声临其境,自觉走向音乐。 运用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手段,例如微信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优化听觉手段。 【单元浏览】 拉美音乐的形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种族间混血过程中,印第安、欧洲、非洲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形成的音乐风格。美洲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的选编内容是学习、感受、体验美洲音乐。 【教材分析】 《凯皮拉的小火车》选用南美洲巴西著名音乐家维拉·罗波斯的作品。该作品既应用了巴赫古典音乐的创作技巧,又充分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元素,悠长的民族旋律、动感的切分节奏,全曲大小调的交替变化,力度的强烈对比,丰富的和声效果,以及管弦乐队中的巴西特色乐器,生动的表现了“凯皮拉”农场工人,在往返农场乘坐小火车飞奔前行的心情。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小学迈入初中,这一年龄段的性格活泼,渐趋成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爱好,积极性与活跃性容易被激发,有利于师生互动,对音乐的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喜欢流行歌曲、对拉美音乐作品接触较少。教学方法上应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亲身体验、探究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凯皮拉的小火车这首乐曲的内容及作品的结构。 2、感受乐曲中速度、力度、节奏变化在音乐上的表现作用,并能以语言、动作或打击乐器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3、了解巴西著名作曲家维拉罗伯斯的生平及作品的特点,初步了解巴西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演唱主题旋律、模仿复调节奏、感受主旋律和打击乐所模仿出的车轮声,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以及作者内心不平静的感觉。 【教学过程】 、活动标题———导游“凯皮拉” 活动目标:创设情境,角色转换,引起学生兴趣。 活动步骤: 导入 A: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旅行能开拓我们的视野。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感受一次特别不一样的旅行,一场由音乐编织的旅行,旅途的终点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巴西) 1)、桑巴舞在他们国家非常盛行,每年举行桑巴舞狂欢节 2)、足球是他们文化生活的主流 3)、是南美洲东南部面积最大的国家 B、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感受巴西的音乐。 C、同学们,今天老师可是有两种身份的哦,你看,魔法魔法变,(转一圈,戴上帽子,变声音)欢迎同学们来到我的旅行团,我是你们的导游凯皮拉,我们国家土地广阔,物产丰富,今天,就让我带着同学们走进巴西,感受巴西。 D.听,我邀请同学们乘坐哪种交通工具前往巴西(聆听,火车) 你是通过哪些声音,判断我们乘坐的是火车? 预设:用人声:模仿火车的汽笛,要求节奏、气息。(注意演唱时值两拍) 汽笛声声:(第一组) 2/4 × — ︱ × — ︰‖ wu wu 预设:用动作模仿火车滚动———火车奔驰的车轮声,突出强拍。(注意提醒学生看指挥,强弱快慢可以做) 车轮滚滚 :(第二组) 2/4 ×× ×× ︱ ×× ×× ‖ ka ca ca ca ka ca ca ca 学生分组表演,在学生完整演绎后,请学生听听,老师加入了什么? 排放蒸汽 :老师 2/4 ×× ×× ︱ ×× ××︰‖ Ci…… Ci…… E、跟随音乐,我们再来感受一番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