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46047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同步练习

日期:2025-11-24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755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社会,同步,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三,单元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术的重大发明 B.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C.“瓦子”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游牧民族和汉族的交流合作更深更广泛,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下列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 ①黄道婆使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中心 ②女真皇帝金熙宗已“失女真之本态”,“宛然一汉家少年” ③西夏所铸兵器锋利无比,被誉为“天下第一” ④10世纪中期,辽统治地区已呈现出“耕垦千余里”的兴旺景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我国西藏自治区在元朝时期属于(  ) A.云南行省 B.甘肃行省 C.四川行省 D.宣政院管辖地 4.京杭大运河是我国目前最长的人工运河,直到现在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这一运河和隋朝运河进行比较,你会发现,它不再经过洛阳。这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一个朝代对运河进行了重新修凿(  ) A.唐代 B.元代 C.宋代 D.明代 5.“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首诗被宋朝学子奉为金科玉律的原因是(  ) A.宋朝统治者崇文抑武 B.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 C.“杯酒释兵权” D.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6.《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民族政权的并立 D.商品经济的繁荣 7.“我在东方看到了喷油的泉,可以燃烧的石头,用轻巧的纸张做的货币……”“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以上这些文字出自(  )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马可 波罗行纪》  D.《俄底浦斯王》 8.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麦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B.从海南岛兴起的丝织业,在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C.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D.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9.宋代市民的服饰呈现舒适化. 非等级化的趋向,大众的衣料主要是(  ) A.纺织品 B.麻布 C.棉布 D.兽皮 10.南宋时期,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我国古代经济中心(  ) A.开始南移 B.准备南移 C.完成南移 D.巩固南移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40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2)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3)这一制度影响如何? 12.材料一:下图是由北京奥运会期间发行的科技奥运题材的“中国四大发明”银质纪念章,凸显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方文明古国举行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这三样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是在航海、文学和战争三方面。由此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世界上任何人、任何教派和任何国家都比不上的。 ———法兰西斯·培根 材料三: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