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12张PPT。旅游活动与 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基本内容。 2、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1、掌握综合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内容 2、理解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二)学习内容:一、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布达拉宫纳木错大昭寺八角街 1、由于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属于土木结构、年代久远,目前仍在维修期间,承载能力有限,因此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使用。 2、7月1号青藏铁路的开通带动了新一轮“西藏热”,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布达拉宫门票紧张。有关方面决定,今后布达拉宫每天将限量接待2300人,其中旅游团队票1600张,散客票700张,并且将尽量把游客参观布达拉宫的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之内。西藏旅游资源评价1、 ①西藏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具有美学、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质量高;②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交织在一起,集群状况好;③附近没有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状况好。4、 距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市场距离远2、 交通比较落后,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青藏铁路的修建有利于改变交通落后的局面。5、 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地区接待能力不强3、 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恢复困难游览价值: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环境承载量:市场距离:地区接待能力:1、游览价值:2、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资源的质量、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评价: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反之开发条件差。评价:交通位置闭塞,进出不畅,开发条件差,反之开发条件好。3、旅游的环境承载量评价:旅游活动的规模应对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大,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4、市场距离评价: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5、地区接待能力评价:旅游活动配套设施齐全,服务质量高。二、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思考:下列各种现象均与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相关,各是哪些问题? ⒈莫高窟的一些重要景点采取限人、限时的措施。 ⒉20世纪90年代初期,杭州西湖沿岸兴起了一些具有西洋格调的贵宾楼,后经专家质疑,市政府下令全部拆除。 ⒊修建黄山索道,砍伐了山上林木48450立方米。 4.游客携带的塑料袋和废报纸随处丢放,造成景区环境污染。 5.每当旅游旺季到来,大批游客在旅游地出现,使旅游地拥挤不堪,占据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 避免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环境污染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动植物的破坏背景的破坏文物古迹的破坏社会秩序的冲击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小结:谢谢您的光临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