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49440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六章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提升练习 (Word含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14388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聚居地,答案,Word,练习,提升,人类
  • cover
第六章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提升练习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Word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句歌词描述的乡村聚落是( ) A.农场 B.牧场 C.鱼村 D.林场 2.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传统民居与其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脚屋—凉爽、防潮 B.冰屋—御寒、防风 C.蒙古包—防晒又凉快 D.窑洞—冬暖夏凉 3.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蒙古族草原牧民大多居住的是蒙古包 B.南方地区人民可以随时观赏冰雕艺术 C.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 D.阿拉伯人往往身着白色长袍,头戴头巾 4.下列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当中的中国传统聚落是( ) A.塞纳河岸 B.威尼斯城 C.丽江古城 D.五大连池 5.下图四地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A. B. C. D. 6.图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观照片,下列叙述能够反映它们差异的是(  ) ①乡村的建筑更稀疏、低矮 ②城市的路网更密集 ③城市有大片农田 ④乡村商场更多更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 B.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 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 D.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 8.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规定 C.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 D.它们美观漂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9.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城市聚落的形成早于乡村聚落 B.欧洲经济发达,村落中的房屋较密集 C.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地形、气候、资源条件优越的地方 D.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不因环境而异 10.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就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C.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D.乡村聚落在地域上没有差异 11.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B.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 C.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在故宫里面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 12.我国南方地区有不少聚落名称带有“桥”字,下列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河流 B.森林 C.矿产 D.土壤 13.下列地区与传统民居对应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窑洞 B.华北平原———竹楼 C.青藏高原———冰屋 D.云贵高原———蒙古包 14.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乡村比城市交通发达 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小 D.乡村房屋高大、分散 读图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5.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16.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地规模不断变大 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17.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中,最适合游牧民族居住的是 A. B. C. D.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属于城市景观的有 A.甲丁 B.乙丙 C.丙丁 D.甲乙 19.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 A.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同 B.现代运输方式的不同 C.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 D.环境卫生优劣的不同 20.我国北方民居具有的特点是:( ) A.屋顶坡度较小 B.屋顶坡度较大 C.墙体较薄 D.墙体较高 自然环境会影响地区的建筑风格,吊脚楼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之一,右图是云南吊脚楼,一般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特色景观之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