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52502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276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 通过材料阅读与分析,能归纳出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2. 通过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划时间轴整理重要发明、观看珍妮机、蒸汽机和蒸汽机车的图片,掌握工业革命的过程。 3. 通过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学习与分析,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4. 通过生产、动力和交通部门的互动,讲出各部门之间互相推动的关系。 5. 通过方法学习(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讲得出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6.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课型:新授课 五、授课过程: 水晶宫,万国博览会,中英展览品的对比,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工业革命的含义和背景 讲解:工业革命的含义提问:“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展示两段材料点出制度与市场对工业革命兴起的作用 解读材料,提取信息,归纳背景 工业革命的过程:1、棉纺织业 PPT投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时间轴,要求学生完善。。PPT投影出填写内容。投影棉纺织领域的发明,说明珍妮机引发了一系列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开始;机器动力的演变。水力是否理想的动力?有什么局限?工业革命遇到的瓶颈问题怎么解决?由谁解决? 各层阅读课文,自主探究完成时间轴。 组内互改。观察表格,找出机器动力的演变:人力→水力。回答局限:地域、季节。瓦特 改良蒸汽机 工业革命的过程:2、蒸汽机和工厂制度 PPT瓦特和他改良的蒸汽机,改良过程的艰辛。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先是纺织,后扩展到化工、冶金、采矿等。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解释“纵深”的含义。PPT 两张图片,问:工业革命前后生产的不同点?(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解读课本两段资料。(工厂环境和相关史事)蒸汽机促进了各部门的生产,更多的商品被生产出来,新的问题出现了。怎么把堆积如山的商品以更多、更快的方式运到市场,转化成资本和利润?时代呼唤新的运输方式和途径。 找出哪些生产部门使用蒸汽机做动力?回答问题。得出19世纪工厂制度确立。选择题巩固工业革命的含义和实质。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工厂制度的特点。火车和铁路 工业革命的过程:3、火车和铁路 PPT 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和早期的英国铁路运输火车和铁路运输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观察《英国早期铁路运输》图,讲述看见的历史信息。从出行方式和运输能力方面发散。对出行和运输商品的影响 工业革命各部门之前有什么联系?指出“科技创新”的含义和重要性.选择题巩固。 图示期间关系。认识到改良蒸汽机是核心发明,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 工业革命的影响 PPT图表、史料说明。培养“论从史出”的学史意识。指出科技创新就是生产力。 通过阅读、解析史料得出结论。 工业革命的启示 提出问题:工业革命对发展中的中国有什么启示?(从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发散) 分组讨论,归纳要点。如时间不足,可布置课后完成。 六、教学反思 PAGE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