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553469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90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
  • cover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阮籍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2.小组合作,反复诵读,通过意象的选取,构造诗歌意境,理解诗歌内容 3.分析诗歌背后隐藏的情感,研习作者所运用的手法 4.熟读成诵,逐步积累,培养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找出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构造诗歌意境 2.分析“忧思”的深层含义 3.熟读成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演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已积累过“竹林七贤”的相关内容,容易导入新课;但对诗歌的品析方法依旧未彻底掌握,基础较薄弱。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凭借“竹林七贤”的回顾,导入作者阮籍及课题 了解作者(多媒体课件补充) 整体感知 (一)反复吟咏诗歌 1.自读课文 2.教师范读:学生再次自主辨析错字、断句清晰 3.全班齐读 (二)寻出“诗眼”,出示背景 (三)合作探究,共同解疑 1.小组合作,共同翻译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解疑答惑 (1)首联中“夜中不能寐”的“夜”仅仅是指“黑夜”吗?它是否还有别的含义? (明确:不是 “夜”背后的含义是时代之夜) (2)不能寐之后,作者紧接着采取什么描写表现心中的忧思? (明确:动作描写 作用…) (3)在颔联和颈联当中,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 (明确:薄帷 明月 清风……) 注:找出典型意象分析 透过这些意象,你觉得作者给大家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渲染出一种凄清寒冷的意境) 作者看完这些景、物之后,紧接着做了什么动作? (明确:徘徊) 四、再次齐读课文,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忧思情感 自主研读,深入探究情感 提问:作者“忧思”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明确:对政治环境的忧思,对自身处境的忧思,说明了自己内心的伤感与孤寂) 简要分析手法 情境式听写练习 布置作业: 1.练习册单元检测A卷 2.背诵并默写本首诗歌 教学反思:…… 附: 板书设计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