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手绘线条的图像 表现 白 描 的 发 展 概 况 白描画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我国古代称为“白画”,也有人称为“线描”,又称作“双勾”,指以线条作为表现物象的唯一手段的造型艺术。 线作为为主要的造型手段,具有平面装饰性和稚朴单纯的特点。线的造型兼用了写实、夸张、变形的手段 。 初始期 史前 先秦 秦汉 白衣彩陶纹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人物龙凤(战国) 人物御龙(战国) 西汉 《出行图》 发展期 魏晋 线条流畅,具有 飘逸的风韵,体现 “以形写神、形似神 足”的艺术理念。 《女史箴图》 [晋]顾恺之 (局部,唐摹本) 代表人物:顾恺之 线描特点:多运用 高古游丝描,他与 陆探微的用线都被 称为“密体”,笔迹 周密,有“春云浮动, 流水行地”之气象。 晋 顾恺之 [晋]顾恺之 《女史箴图》 (局部,唐摹本) 晋 顾恺之 成熟期 隋唐 代表人物:阎立本 线描特点:细密精致, 有松有紧, 有粗有细 唐 阎立本 《步辇图》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 代表人物: 吴道子 线描特点: 用线“如铜丝 萦盘” ,具有运动感及强 烈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天王送子图(局部) 吴道子用线之挥霍, 任才使气,腕底人物有 八面生意活动,技近乎 道。有“吴带当风”之誉。 作品有“天衣飞扬,满壁 风动,下笔有神”的艺术 效果。 天王送子图(局部) 唐 吴道子 唐 张萱 唐 周昉 唐 周 昉 唐 周 昉 发展变化期 五代 两宋 元 明 清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代表作品:永乐宫壁画 艺术特点:人物形象生动, 各得其神 ,具有鲜明的个 性特征。 元 永 乐 宫 壁 画 白 描 元 永 乐 宫 壁 画 白 描 明 陈洪绶 明 唐寅 代表人物:任伯年 艺术特点:兼工带写,雅俗共赏,用线准确,造型符合解剖结构和透视关系 清 任 伯 年 清 任伯年 近 代 徐 悲 鸿 当 代 周 京 新 当 代 何 家 英 柳叶描 战笔水纹描 竹叶描 优 秀 白 描 作 品 赏 析 一、 工具材料 ◆笔 常用勾线笔包括:狼圭、衣纹笔叶筋 择笔标准:尖、齐、圆、健 ◆墨 墨碇与瓶装墨(一得阁、曹素功)均可 ◆画底 熟宣 ◆砚或墨盘 砚台或白瓷盘 二、白描笔法、墨法 ◆要做到中锋行笔,即“骨法用笔”,注意收锋与藏锋; ◆注重用笔的起笔、行笔、收笔、用墨的干湿以及线 条自身的的形状; ◆注意用笔的节奏感与连贯性,用线要饱满、流畅: ◆注意线的虚实变化与线的形式美感以及对气韵的要求, 考虑不同的表现对象与不同表现部位之间的线的微妙 变化; ◆用墨要注意把握好水分,对于人物的皮肤等精微处用 墨宜稍淡些; ◆勾线宜用新墨,不易用宿墨。 ◆ 选稿与读画 ◆ 拷贝 ◆ 勾线 三、白描临摹步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