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570675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6 汽化与液化(2课时,word版,有答案)

日期:2024-06-0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4206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液化,答案,word,2课时,教版,汽化
    第2课时 沸腾 液化 知识点 1 沸腾和沸点 1.下列关于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液体温度达到其沸点就一定沸腾 B.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95 ℃的水不可能沸腾 D.液体沸腾时要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放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3.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4.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 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出图像如图B4-6-1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    (填“会”或“不会”)汽化。 知识点 2 液化 5.如图B4-6-2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的相同的两壶水放在相同的电炉上都已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壶嘴上方“白气”的多少,判断出    (填“甲”或“乙”)房的气温低,其中“白气”的形成属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6.如图B4-6-3所示是“压缩乙醚液化”的实验: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用手拉注射器的下端,乙醚会发生     现象;向内推动活塞,注射器内的乙醚气体将    (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分别是      和      。 7.冬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子会变得很“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  ) 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凝固 8.如图B4-6-4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 9.夏天,当我们打开冰箱门时,常可以看到“白雾”,这是 (  ) A.冰箱中的水形成的水蒸气 B.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D.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热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10.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  )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11.关于蒸发和沸腾有下列说法: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2)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进行,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3)蒸发和沸腾不一定从外部吸热。 (4)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且能继续蒸发;若其他条件不变,沸腾时温度一降低就不能继续沸腾。 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1)(2) B.只有(3)(4) C.只有(1)(2)(4) D.(1)(2)(3)(4) 12.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B4-6-5甲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    (填“铁圈”或“铁杆”)。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    ℃;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     (填“水的质量偏大”或“当地气压偏低”)。 13.[2020·甘肃模拟] 小明正在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沸腾时,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沸腾时的情景如图B4-6-6中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